第三十二章 古代科幻小说赏析《海伯利安》四部曲

加入书签


  作为从20世纪末开始,享誉整个人类社会数百年的科幻小说,丹·西蒙斯所著《海伯利安》四部曲以其独特的文学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一直是众多读者心中难以逾越的科幻经典。其中,从第一部开始的七位朝圣者故事和他们的命运交织,更是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作者心中的未来图景。在这里笔者试图以自己的视觉探究七位朝圣者背后的故事。

  一,神父的故事

  对于神父雷纳·霍伊特和保罗·杜雷的故事,笔者觉得最值得探究的是,基督会和佩森是什么时候开始和内核开始勾结的?而且笔者觉得他们一开始勾结的可能是云门为代表的稳定派,加上那时候和稳定派有更多合作的终极派。

  从海伯利安第一部和二三部中我们能看出,十字形技术应该是来自未来的内核甚至终极智能,而终极智能是在与终极派沟通。在这个过程中,稳定派也同意以毕库拉的方式保留人类,后来圣神这样的方式似乎也能被反复派接受了。

  笔者个人的看法,霍伊特被选中朝圣,然后被伯劳杀死并复活成杜雷,再然后杜雷被选为新的教皇,睡梦中被赛文提醒回到佩森领导环网崩溃后的教会。这一系列有意为之的操作都在内核计划之内。这些计划的目的在于,悦石和霸主真决心用某种方式和内核决裂后,内核需要拥有的备份方案。

  很明显从第三第四部看,内核这个计划基本是很成功的。只是它们的对手是主角和女龙傲天,是人类和机械结合后终极智能的实体。

  以前似乎看过个评论说马丁是唯一四部里都出现的人物,笔者觉得霍伊特也出现在第三部里了,也应该算一个。

  二,士兵的故事

  费德曼·卡萨德上校的故事与瑞秋·温特伯的故事互为表里,而索尔的故事笔者觉得更多是作者在整个故事大纲里用来着重表达自己一些对宗教思考的体现。最后,作者用瑞秋本人来告诉索尔来献祭自己拯救人类的情节,笔者个人觉得还是西蒙斯在提出他对亚伯拉罕难题的见解后某种程度地妥协。

  笔者对伯劳的看法:按笔者的理解,伯劳按书上设定应该是内核终极派的制造物,用来解决云门所说的若干变数并试图影响最终内核与人类终极智能之间战争结果。伯劳本来是用来感知内核所缺乏的移情,并试图在理解移情的条件下击败人类。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伯劳会做授予十字形,收割人类个体和连接内核这样的”本职工作”。

  一切的变化可能是赛文利用海特·玛斯蒂恩的尔格夺回瑞秋并让索尔抚养成人,并让她指引卡萨德并击败即将投入使用的伯劳。未来的人类将同归于尽的卡萨德人格注入这个相当于赛博体的制造物,让其在第三第四部中成为某种程度的守护者,来确保人机共生体的安全。

  三,诗人的故事

  马丁·塞利纳斯的故事笔者觉得多少是有作者丹·西蒙斯的一些自我投射在里面,虽然到第四部结束时似乎没说他和保罗·杜雷谁先去世,但穿越一千年的马丁无疑已是最长寿的人类。

  这个由机器人母亲代孕出生的诗人集合了睿智、猥琐、敏锐、自私、执着、世俗、天真为一体。前半生从含着金钥匙的生活下坠到近似于奴隶的半脑瘫淤泥挖掘工,再机缘巧合成为名满环网的富有,生活奢侈畅销垃圾文字作家。

  由于他灵感的源泉伯劳离他而去遂跟随哀王比利来到海伯利安。他的灵感在这个临近伯劳老巢的世界回到他身边的同时,伯劳开始了杀戮,最终带走了哀王比利。

  笔者觉得马丁是伯劳本来要捕捉并刺在荆棘树上的很典型人类。这种感情丰富的诗人必然能为内核提供更多有关人类移情的灵感和素材。只是可能内核低估了布劳恩·拉米亚圣母般的善良,以至于被救的诗人在后面两部里尽了全力守护并指引了布劳恩的女儿。

  海伯利安诗篇作为整书点题之笔出之于塞利纳斯之手,同时他的故事也最多地展示了环网生活的风貌,是笔者个人最喜欢的朝圣者故事。

  四,学者的故事

  索尔·温特伯的故事里,他逆时而行的女儿瑞秋只是以背景板的作用出现,瑞秋本人的故事却在卡萨德的故事,第二部,和第四部结尾中被勾画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