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得不到,就残忍地将其毁掉,赵光义好色、虚伪、残忍的本性,令人不齿。
赵光义与南唐后主李煜爱妃小周后的绯闻,更是上演了一幕**裸的渣男现形记。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的这阕《菩萨蛮》,虽说是写自己与小姨子的约会,可也为小周后打了一个大大的免费广告,让全天下的男人都知道,南唐后宫里有一位绝世美女,名叫“小周后”。
赵光义垂涎小周后之美色,他即位后,迫不及待地命令小周后与命妇按时入宫朝觐。命妇当日即出宫,小周后却在宫中留宿几日方才放还。
小周后“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每次回来,小周后都是大骂后主李煜,然后大哭,发泄自己在遭到凌辱后的不堪。
李煜忍气吞声,一杯杯做俘虏的苦酒,彻底打通了这位千古词帝的任督二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蛟龙。剪不断,理还乱,是家恨国仇,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渣男的玩法都是无底线的,赵光义觉得与小周后的玩法不够刺激,他要留照发朋友圈。命宫廷画师将自己“行幸”小周后的场景进行描绘写生。
千年以后,宋太宗的这幅“艳照门”——《熙陵幸小周后图》,被当成了宝,挂在台湾历史博物馆。
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
到了晚年,尤其是箭伤发作后,太宗那颗奔腾的小马达也变得有心无力了。
前半生好女色,后半生远女色。太宗走到哪儿都标榜自己,口口声声“寡人无疾”,自称不爱美女,夸耀自己清心寡欲,每日专心处理朝政,俨然一副贤君圣主的样子。
“朕以济世为心,视妻妾似脱屣尔,恨未能离世绝俗,追踪羡门、王乔,绝对不会像秦皇、汉武,修建离宫别馆,取良家子以充其中,贻万代讥议。”
说辞再漂亮,再道貌岸然,也无法掩盖历史的真相。
杞人喜欢忧天,杞地的官员非常担心后宫佳丽多了,太宗皇帝的小身板吃不消。
淳化四年六月,雍邱县尉武程上书,请求太宗削减后宫妃嫔的数量,建议减去三百人。
一个小小的县公安局局长,就是因为靠近京师,消息灵通一点,竟然管起太宗的后宫私事。
总不能因为大臣提个建议,就把人家给革职查办了吧,这事让太宗有些郁闷。
宰相李昉看出太宗不悦,上书请求严惩武程:“程微贱,辄陈狂瞽,宜黜削以惩妄言。
太宗故作潇洒地说道:“朕曷尝以言罪人,但念程不知尔。”没有追究武程的责任。
由此可知,太宗说自己后宫只有三百人,实在是自欺欺人,有很大的水分。
◆太宗驾崩
至道三年初,太宗箭伤恶化,眼看就要不治。
二月,“上不豫,始决事于便殿。”
太宗无法上朝,只能在便殿处理政事。宰相吕端每天和太子赵恒一起问候太宗起居。
三月二十八日,太宗不视朝。
三月二十九日,吕端入宫问疾。此时的宋太宗赵光义只有出气没有入气,恍恍惚,命悬一线。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癸巳,这位为帝二十二载,机关算尽,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的大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又名赵炅,终因箭伤发作,不治而死,留下终生的遗憾。
赵光义带着无限的眷恋,离开了他辛辛苦苦打造的江山社稷,驾崩于万岁殿,时年五十九岁。
宋代的笔记《默记》云:“股上中两箭,岁岁必发,其弃天下,竟以箭疮发云。”
太宗死了,他付出无数心血打造的大宋帝国,都没来得及亲自交到下一任接班人手上。
大宋政坛再一次面临皇权危机,一场关于皇位继承的血雨腥风眼看又要上演。
◆皇位之争
太子赵恒的睿智英明果敢,这是内侍王继恩一直所忌怕的。
至道三年三月,王继恩见太宗命悬一线,想着再一次主宰大宋的皇位继承。当年若不是他李代桃僵,将晋王赵光义叫进宫,大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是谁,还很难说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赵光义与南唐后主李煜爱妃小周后的绯闻,更是上演了一幕**裸的渣男现形记。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的这阕《菩萨蛮》,虽说是写自己与小姨子的约会,可也为小周后打了一个大大的免费广告,让全天下的男人都知道,南唐后宫里有一位绝世美女,名叫“小周后”。
赵光义垂涎小周后之美色,他即位后,迫不及待地命令小周后与命妇按时入宫朝觐。命妇当日即出宫,小周后却在宫中留宿几日方才放还。
小周后“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每次回来,小周后都是大骂后主李煜,然后大哭,发泄自己在遭到凌辱后的不堪。
李煜忍气吞声,一杯杯做俘虏的苦酒,彻底打通了这位千古词帝的任督二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蛟龙。剪不断,理还乱,是家恨国仇,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渣男的玩法都是无底线的,赵光义觉得与小周后的玩法不够刺激,他要留照发朋友圈。命宫廷画师将自己“行幸”小周后的场景进行描绘写生。
千年以后,宋太宗的这幅“艳照门”——《熙陵幸小周后图》,被当成了宝,挂在台湾历史博物馆。
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
到了晚年,尤其是箭伤发作后,太宗那颗奔腾的小马达也变得有心无力了。
前半生好女色,后半生远女色。太宗走到哪儿都标榜自己,口口声声“寡人无疾”,自称不爱美女,夸耀自己清心寡欲,每日专心处理朝政,俨然一副贤君圣主的样子。
“朕以济世为心,视妻妾似脱屣尔,恨未能离世绝俗,追踪羡门、王乔,绝对不会像秦皇、汉武,修建离宫别馆,取良家子以充其中,贻万代讥议。”
说辞再漂亮,再道貌岸然,也无法掩盖历史的真相。
杞人喜欢忧天,杞地的官员非常担心后宫佳丽多了,太宗皇帝的小身板吃不消。
淳化四年六月,雍邱县尉武程上书,请求太宗削减后宫妃嫔的数量,建议减去三百人。
一个小小的县公安局局长,就是因为靠近京师,消息灵通一点,竟然管起太宗的后宫私事。
总不能因为大臣提个建议,就把人家给革职查办了吧,这事让太宗有些郁闷。
宰相李昉看出太宗不悦,上书请求严惩武程:“程微贱,辄陈狂瞽,宜黜削以惩妄言。
太宗故作潇洒地说道:“朕曷尝以言罪人,但念程不知尔。”没有追究武程的责任。
由此可知,太宗说自己后宫只有三百人,实在是自欺欺人,有很大的水分。
◆太宗驾崩
至道三年初,太宗箭伤恶化,眼看就要不治。
二月,“上不豫,始决事于便殿。”
太宗无法上朝,只能在便殿处理政事。宰相吕端每天和太子赵恒一起问候太宗起居。
三月二十八日,太宗不视朝。
三月二十九日,吕端入宫问疾。此时的宋太宗赵光义只有出气没有入气,恍恍惚,命悬一线。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癸巳,这位为帝二十二载,机关算尽,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的大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又名赵炅,终因箭伤发作,不治而死,留下终生的遗憾。
赵光义带着无限的眷恋,离开了他辛辛苦苦打造的江山社稷,驾崩于万岁殿,时年五十九岁。
宋代的笔记《默记》云:“股上中两箭,岁岁必发,其弃天下,竟以箭疮发云。”
太宗死了,他付出无数心血打造的大宋帝国,都没来得及亲自交到下一任接班人手上。
大宋政坛再一次面临皇权危机,一场关于皇位继承的血雨腥风眼看又要上演。
◆皇位之争
太子赵恒的睿智英明果敢,这是内侍王继恩一直所忌怕的。
至道三年三月,王继恩见太宗命悬一线,想着再一次主宰大宋的皇位继承。当年若不是他李代桃僵,将晋王赵光义叫进宫,大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是谁,还很难说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