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3/9页

加入书签
  至道二年,许州百姓宋斌聚众起义,击毙郾城巡检李昌习,占据郾城。都巡检使王正率兵反击,宋斌战败被俘,起义失败。

  十一月二十五日,王正在请示过太宗之后,在闹市之菜市口,将宋斌及其余党全部斩杀。

  或许是觉得自己对宋皇后的处置有些过分了,亦或是良心发现。至道三年正月二十日,赵光义才极不情愿地下诏,将宋皇后的棺椁移出普济寺,葬于永昌陵之北。

  此时,距离宋皇后去世,已经两年,赵光义最终也没同意将宋皇后与太祖合葬。

  直到赵光义的玄孙宋神宗时期,宋皇后的神主才得以配享太庙,而此时距其薨逝已经七十余年。

  宋皇后死后连该当的丧仪礼遇也得不到,明朝大学士李贽据此痛责赵光义做人做事太薄情寡义。

  死后,都能遭到如此无情的压制和报复。由此可见,在太祖赵匡胤逝后,妻子宋氏的生活是何等地艰辛!

  赵光义的后代占据皇位,显赫至极。

  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身后,子孙不保,老婆受尽欺辱,后代短命飘零,惶惶如丧家之犬。为保命,赵德昭的子孙甚至逃到朝鲜半岛,赵德昭也成了朝鲜半岛白川赵氏的始祖。

  ◆箭伤发作

  太平兴国四年,太宗赵光义为夺回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在平定北汉后,未经休整和准备,即转兵攻辽。

  《孙子兵法》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太宗自恃书读得多,似乎得了兵法之妙,企图乘大辽不备,一举夺取幽州。

  辽景宗耶律贤得知幽州被困,急令南府宰相耶律沙率兵增援,大将耶律休哥自荐请缨,统帅五院军之精骑驰赴前线。

  守卫幽州的是辽南京留守韩德让,宋军包围幽州城,久攻不下,宋军将士懈怠,士气低落。

  七月初六,耶律沙大军至幽州,赵光义督诸路军攻击,两军战于高梁河。

  是夜,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与大将耶律休哥统帅精骑,分左右两翼杀出,对宋军形成两翼包围钳击之势。

  宋军三面受敌,顿时大乱,全线溃退,死伤万余人。太宗本人在混战中差点沦为了俘虏,屁股上中了两箭。

  虽然有府州知州折御卿进献的宝马良驹“碧云霞”,可以日行千里,但是,太宗此时已不能骑马,近臣慌忙之中找了一辆驴车请太宗乘坐,换上便服,沿着小路,连夜南逃。

  耶律休哥这时也受了重伤,不能骑马,“以创不能骑,轻车追至涿州,不及而还。”左右用轻车载着他,代他发号施令,一路追击。

  由于耶律休哥受伤不能骑马,追击速度也不快,太宗这才得以逃脱。辽军一直追到涿州城下才止步,获得兵器、符印、粮草、货币不可胜计。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太宗自燕京城下军溃,北虏追之,仅得脱。凡行在服御宝器尽为所夺,从人宫嫔尽陷没。股上中两箭,岁岁必发。”

  箭伤很深,深入骨髓,太宗当时只顾坐着驴车逃命,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此后,太宗的箭伤频频发作,为此,他发下诏令,在国内大搜民间奇方,希望能通过这些民间的祖传秘方偏方,治疗他的难言之隐。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太宗搜刮了全国所有的医书,编出了两大部医术巨著,《神医普救方》和《太平圣惠方》,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金疮药,却因此造福了天下之人。

  病急乱投医,太宗为此重用术士侯莫陈利用、王德一和僧人茂贞。同时大修佛寺道观,“计其耗费,何啻亿万”,希望能得到神佛的护佑,让自己恢复健康。

  靠着侯莫陈利用这位江湖“大师”的狗皮膏药,太宗的箭伤有所好转。却不曾想,侯莫陈利用依仗圣恩,胡作非为,民怨很深,被丞相赵普告了御状。端拱元年三月,太宗无奈之下将“大师”处死。

  没了侯莫陈利用这位擅长忽悠的游医,六年之后,淳化五年九月,太宗的箭伤再度发作。病情已经从大腿扩展到小腿,再延及到脚。

  一想起大宋的皇储,赵光义的心里面就打鼓。“自己本想立长子赵元佐为太子,结果,元佐疯了;又想立老二元僖为皇储,结果元僖暴毙……老天啊,难道真的有报应吗?朕弄死三个,难不成朕也要搭进去三个儿子?自己长时间的不提立太子,也是有这份顾虑在里面,谁又能理解朕的苦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