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天火余威-第5/5页

加入书签
  淳化五年九月,张咏到任成都,见成都被王继恩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烧杀抢掠,形同儿戏,整个成都府,人心惶惶,百姓怨声载道,大有再次暴动的危险。

  张咏怒道:“王继恩,看你猖狂到几时,别人不敢治你,我宁愿掉脑袋也要杀一杀你的威风!”随即向太宗上书,将王继恩“为人骄横,军纪败坏,只顾饮宴,不尽力剿贼”的所作所为,全都报与太宗。

  同时作《悼蜀四十韵并序》,洋洋洒洒四百言,对成都的现状心生忧虑,对造成此状的王继恩之辈给予无情的鞭挞和痛斥,发出“时称多英雄,才岂无卫霍?”的感慨。

  诗云:“蜀国富且庶,风俗矜浮薄,熙熙三十年,光景倏如昨,虎旅一以至,枭巢一何弱,兵骄不可戢,杀人如戏谑,未能剪强暴,争先谋剽掠,良民生计空,赊死心陨穫,四野构豺狼,五亩孰耕凿……时称多英雄,才岂无卫霍?近闻命良臣,拭目观奇略。”

  太宗当年成功继位,多亏了王继恩给他送信。老虎尾巴摸不得,胆敢将太宗的恩人、红人告上金殿,张咏也算是大宋第一个摸老虎屁股之人。

  天高皇帝远,难免尾大不掉。这一点,太宗心里很明白。

  遂任命亲信宦官卫绍钦为同招安使,协助王继恩共同管理成都事宜。又派遣枢密直学士张鉴、西京作坊副使冯守规乘传督促王继恩,加紧围剿起义军的残余力量。

  同为宦官,卫绍钦也是个狠角色,当年督造天台寿昌寺,寺院建成当日,卫绍钦就把当家和尚给“烤”了,逼着人家**。太宗派卫绍钦前来,明为协助,实则监督,他就是皇上安在自己身上的一双眼睛。

  张咏一到成都,就先告了王继恩的御状,王继恩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一个掌握军权,手下有数万兵马,磨刀霍霍,一个拿着皇上的文书,据理力争。这位位高权重的老狐狸不乏暗招昏招,若想在成都站住脚,治理好川蜀,必须过了王继恩这一关。

  浮舟沧海,立马昆仑,任你惊涛骇浪,我自波澜不惊;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沧波借我无穷力,不负平生逐浪心。

  张咏暗下决心,既然来了,就不会轻易地说再见。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