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4章 英雄不问出处

加入书签


      钢盔的作用极大,但是目前为止,世界各国都没有普及这种专门保护头部,防御力相当不错的钢盔。人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子弹的穿透力极强,铠甲头盔什么的已经不可阻挡的这一阶段!

      事实上,古代是铠甲确实是多余的,但是钢盔却是必不可少的防御护具。近代以来,火铳以及火炮的出现使得铠甲渐渐被淘汰,火铳和火炮刚刚出现的时候还好,其穿透力并不是很强,但是在大英帝国制霸全球以后,尤其是拿破仑战争以后,枪炮的改进上了一个大台阶,旧有的铠甲早已被淘汰。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于是在公元十三世纪左右,在欧洲战场上就出现了奇异的一幕——排队枪毙。

      敌我双方的士兵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战场两侧,端着枪,后面还跟着军乐团在敲锣打鼓,彩旗飘飘,而将士们则更是风骚地穿着花花绿绿的军装,头戴三角帽或者高角帽,各色的装饰有些难以辨别。

      而且,在欧洲战场上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在前线督战的军官不能被击毙(误伤的除外)。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众所周知的,欧洲各国长期联姻,而西方国家更是讲求血脉的认同感的,跟东方国家讲求文化的认同感截然不同,简而言之,便是在敌我战场上,误杀一个军官,可能死的就是你的亲戚!

      杀了亲戚,以后见面能不尴尬吗?

      虽然说刀枪无眼,但是西方人却用这种另类的打法,赋予了欧洲特色的“绅士风度”!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残酷的战斗让人杀红了眼,继而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覆灭,真正意义上的欧洲君主国已经不多了。是以在二战的时候,轴心国跟同盟国之间的厮杀才会这么不留情面,一点绅士风度都没有!

      尽管不想承认,可是事实就是如此,战争能使世界的文明科技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不论是文化的冲击还是民族的融合都能通过战争来实现。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大阅兵还在继续,数以千计的骑兵整齐划一地在会场的正中央缓步而行,经过叶重以及王后苏玉娘所在的天安门城楼的中间的时候,跟之前的步兵部队一般大喊大叫起来,气势磅礴。

      一名上校军衔的军官腰间挎着军刀,蓦地拔出来喊出一声“战无不胜”旋即左右两侧的旗手放飞手中的红旗,一时之间,背后是高呼“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犹如惊雷一般的喊声震彻天地,萦绕在整个会场,经久不衰。

      步兵部队的口号是“忠肝义胆,勇武传魂”,而骑兵部队的口号则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其中包含的意思是不言而喻的。

      步兵一身肝胆相照,人多势众,为所有军队之主力,所以他们需要的是对于君主对于国家发自肺腑的忠诚!

      而骑兵的突击能力不容小觑,就像口号当中表现出来的意思,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成为了骑兵的代名词!

      见到此情此景,无人不为之动容,如惊涛拍岸一般的掌声瞬间在会场响起。

      骑兵们在战马之上不能随便敬礼,是以在经过叶重眼前的时候,他们随之竖起手中的战刀,一手持缰绳控制战马,一手持战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幽阴深邃的冷光,仿佛在向叶重宣誓效忠一样,披肝沥胆,虽死犹荣。

      “有此威武雄壮之师,何愁海内不归一(海内是天下的意思,在这里指代的是中国实现大一统)!何愁内忧外患不断?”叶重颇为感慨地道。

      苏王后闻言,笑道:“是啊。谁又能想到,两年前的我们还是窝在凤凰山这么一个疙瘩角的地方,落草为寇,大汉军的前身竟然是纪律涣散,人心不齐,极度缺乏军需物资的土匪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