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3章 钢盔

加入书签


      除了作为大汉军中坚力量的步兵,第二支接受检阅的部队是骑兵。

      数以千计的骑兵手持战刀,马鞍边上挎着突击步枪,配备简陋但是十分粗暴——步枪可以远程消耗,在还没接近敌军的时候开枪射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方的火力压制,分散他们的集火的注意力,而战刀的作用则是不言而喻的,就是在近战的时候提供给骑兵在战马上厮杀,居高临下地跟敌人厮杀,对于站在地上的人来说,敌我力量悬殊,简直就是一场屠杀!

      骑兵的战斗力不必多说,早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出现骑兵,但是那时候依赖的还是战车,由于马鞍马蹬还没有发明出来,对于骑者非常不利,所以真正马上作战的想法暂且搁置。

      直到阿提拉时代,在这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游牧民族手中,骑兵的威力这才被发扬光大!匈奴、突厥、契丹、蒙古、女真……各种各样的蛮族都肆虐过中原王朝,给历代中国王朝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乃至于被他们长驱直入,窃取了中国神器,匈奴人和蒙古人更是远征到欧洲去,一个上帝之鞭(阿提拉)一个上帝之锤(成吉思汗),几乎把所有欧洲国家都吊打了一遍。

      近代以来的战争已经军械化,对于武器装备的要求更高,但是骑兵的优势依然不容忽视。这年头的火力压制还没那么强大,机关枪尚未面世,火炮的威力也没有被改进到淋漓尽致,是以在骑兵冲锋陷阵的时候,往往能冲垮他们的防线,一举捣破其军队。

      在所有人叹为观止的目光当中,排列有序的骑兵部队缓缓步入会场,马蹄声咯噔咯噔地响着,出于炫耀武力的考虑,或者说向世人展示大汉军铁器的强大,骑兵连同战马都是全副武装的。

      “咦,他们头上戴着的是什么东西?还有两个护耳,头盔吗?煤斗吗?黑不溜秋的,看上去好像一口锅还是一只碗?”撒切尔惊疑不定地道。

      只见,除了战马的器具齐全,头上戴着钢铁打造的护具,马鞍都是银色的护具,护腿、马蹄都是包裹着银色的护具,犹如一头钢铁猛兽,在阳光下闪耀着别样的光泽,阴森森的,给人的感觉是不寒而栗。

      这倒没啥,现在都洋枪洋炮的时代了,靠着利器可以摧毁这些护具的防御,只是杀伤力能大大减少而已。在所有人看来,这些护具的作用是为了美观的,在战斗当中起到的作用不大,因为子弹依旧可以穿透护具,护具可以抵御炮弹的冲击,仅此而已。

      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些骑兵头上戴着的头盔,是护具吗?古代的时候就有头盔出现,是为了保护脑袋而发明的,但是在这个枪炮的时代,头盔这种护具相对于穿透力极强的子弹而言真的有用吗?

      头盔是保护头部的装具,是军人训练、作战时戴的帽子,是人们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多呈半圆形,主要由外壳、衬里和悬挂装置三部分组成。外壳分别用特种钢、玻璃钢、增强塑料、皮革、尼龙等材料制作,以抵御弹头、弹片和其他打击物对头部的伤害。中国古代称为胄、首铠、兜鍪或头鍪。

      头盔,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原始人为追捕野兽和格斗,用椰子壳等纤维质以及犰狳壳(qiúyúke)、大乌龟壳等来保护自己的头部。以阻挡袭击。

      后来,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又发明了金属头盔。国外最早的金属头盔是公元前800年左右制造的青铜头盔。而我国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朝铜盔,正面铸有兽面纹,左右和后边可遮住人的耳朵和颈部,距今大约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殷墟铜盔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头盔了。

      17~18世纪,随着手枪、步枪等*的出现,铜盔基本上失去了防护作用,人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头盔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军首先研制出了能防炮弹破片的头盔,这就是“亚得里安”头盔。说起来还真是一段趣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机枪、大炮的大量使用给毫无防护的参战者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参战的双方对横飞的弹片都束手无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