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3章 钢盔-第2/3页

加入书签
      17~18世纪,随着手枪、步枪等*的出现,铜盔基本上失去了防护作用,人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头盔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军首先研制出了能防炮弹破片的头盔,这就是“亚得里安”头盔。说起来还真是一段趣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机枪、大炮的大量使用给毫无防护的参战者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参战的双方对横飞的弹片都束手无策。

      一天,一名法国士兵正在厨房里值勤,突然德军的炮弹袭来,顿时硝烟弥漫、弹片横飞,这名士兵为了保护头部,情急之中把一口锅扣在头上,结果还真有效,空中乱飞的弹片碰上铁锅纷纷被弹落,铁锅救了士兵的命。后来,一位名叫亚得里安的将军得知了这件事,很受启发,立即下令研制能防弹片的金属头盔。

      这种头盔是用哈特非钢制造的,因此也叫钢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和英军也都装备了这种重约0.5~1.8kg的头盔。尽管当时的头盔只有一个金属外壳和衬垫,但它却是现代头盔的雏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又研制出M1等锰钢头盔,防护能力又有较大提高。

      但是,武器在不断发展,杀伤威力在不断地增大,轻武器的杀伤效果也有很大的提高。锰钢头盔已不能满足新的防护需要,头盔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当20世纪70年代美国公司研制出用于单兵防护领,使头盔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

      从20世纪世界主要国家陆军头盔使用的材料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头盔,凯夫拉头盔、尼龙头盔、改性聚丙烯、超高分子聚乙烯头盔和钢盔。

      美军的凯夫拉头盔,在“格林纳达”战斗中首先使用。

      根据1983年美军入侵加勒比小国格林纳达的战斗总结报告,总共有22发7.62mm枪弹弹头击中了“凯夫拉”头盔,但都没能把头盔击穿。“凯夫拉”头盔的防弹性能在入侵格林纳达和以后的海湾战争中经受了实战考验。当今世界上,除美军外,日、德、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军队都装备了“凯夫拉”头盔。

      法军在20世纪80年代更换了新型钢盔,取代了1951年装备的51式头盔。新头盔材料为锰钢,提高了防护性能;除法国外,俄罗斯、丹麦、捷克、荷兰等国军队也使用钢盔,但同时还在研究合成材料的头盔,而且有的国家军队已部分装备使用。

      “钢盔是具体作用现在还没体现出来,但是,迟早有一天会被各国争相仿制跟不断改进的。就跟当今的枪炮精益求精一般,钢盔也会成为军中的装备热门首选。”叶重对身旁的苏王后嘀咕道。

      “真的假的,这个不起眼的东西作用有那么大吗?”苏玉娘不解地道。

      “嘿嘿,咱们拭目以待吧。”叶重信誓旦旦地说道。

      现代头盔主要由盔壳、衬里和悬挂系统等构成。由于从事各种活动使用要求不同,头盔的结构和式样很多。

      通常,头盔的壳体都由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如金属、工程塑料、凯芙拉纤维等等,通过它的变形来吸收大部分冲击力;衬里材料具有吸汗、保暖、减震的功能,军用头盔则往往还具有进一步减缓冲击力、防止壳体碎片伤及头部的功能;悬挂系统则是介于壳体与内衬之间的部分,通常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佩戴者头型的差别。

      一些特殊用途的头盔,还安装有耳机、话筒,留有安装摄像头、照明电筒等附加设备的插口。

      据统计,士兵在战场上的伤亡,有75%是由炮弹、*、*和*的碎片所致。这些碎片的飞速仅为枪弹飞速的l/2,用钢盔是可以防护的。美国人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钢盔至少保护了7万名美国士兵的生命。当时最先进的钢盔是法西斯德国军队的,它们是在总结英法制造头盔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特殊护耳,看上去像个“煤斗”,防护效果特别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