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初年,清王朝又制定了“备指额驸”制度,在漠南蒙古早期归附清朝的科尔沁、巴林、喀喇沁、奈曼、翁牛特、土默特、敖汉7部王公子弟和下嫁的公主、格格的子孙内,从15岁以上到20岁以下,择聪明英俊者注册,呈报清廷理藩院,以备额驸(满语,意为女婿)之选。年节时由父兄带到京城朝觐后,留在宫内教养,备作公主、格格的额驸。
这一制度,加强了清朝统治者更好地控制蒙古各部。
公主、格格们的身份不同,额驸相应称作不同等级的额驸。一般皇后所生之女,是为固伦公主,其夫婿称固伦额驸;
皇妃所生或宫中养女,是为和硕公主,夫婿称和硕额驸;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和辅国公所生之女,是为格格,其夫婿分别称郡主额驸、多罗额驸、郡君额驸、县君(固山)额驸、乡君额驸五个等级。
公主和格格们下嫁时,皇室按照身份的高低,分别赏赐不同数量的俸银和俸缎,对不同级别的额驸和在朝为官的额驸,都要赐给为数可观的俸银,享受优厚待遇,以拢络蒙古王公。
清入关以后至乾隆朝中后期的联姻开始从漠南蒙古向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发展,所有蒙古额驸都为清王朝奔走效力,从而巩固了对蒙古的统治。
从乾隆朝中后期到清末,由于康熙平定了漠北噶尔丹蒙古,解决了准噶尔部叛乱之后,对蒙古各部的统治更加巩固,蒙古王公的作用越来越不重要,与蒙古王公的关系变得疏远。与蒙古王公的姻亲,表现为皇室选择蒙古额驸数量的锐减和地域、部族范围的缩小。“备指额驸”也把选额驸范围限制在漠南蒙古的七部十三旗。
清代实行“满蒙联姻”和“备指额驸”政策,是清王朝怀柔蒙古各部的重要举措。满蒙两族通过婚姻亲情关系的建立,形成了政治联盟,安定了北部边疆,巩固了国家统一和清朝的统治。清朝皇室贵胄和蒙古王公的血统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满蒙两民族之间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两族有了广泛的交流,促进了社会进步。
如努尔哈赤在学习蒙古语文的基础上,主持创制了满文,才有许多“满文老档”以及后来创造的“新满文”书记的大量文献流传于今,成为研究清史的珍贵史料。
翁同龢道:“西藏有班禅和*在管着,并不完全服从朝廷的管辖,不过他们若是反抗的话,也是可以拖住大汉军的一部分兵力的,而新疆有一部分地区也被马家军据为己有,叶逆想要消化这些地方也是需要一些时日的。皇上,只要大汉军想要全部占有新疆,跟马家军的碰撞是免不了的,大事可期——”
“善!”光绪帝拍手叫好道。
载湉退朝后跟慈禧商议一些事情,基本上翁同龢提出的谏言,慈禧都深以为然,硬实力不行,就不得不依靠一些阴谋诡计来弥补了。分化瓦解各地的叛军,无疑是最有有效的办法。
就在清廷的大朝会结束的第二天,在北京一地的情报局的特务早已运作起来,通过飞鸽传书或者快马加鞭的方式,跑死了几匹马,终于将这个消息不遗余力地传递给叶重。
显而易见的,清廷的满朝文武当中不乏内奸,给情报局通风报信。军机处戒备森严,而其官员又是对于满清死忠亦或位高权重之人,不可收买,若是光绪帝在军机处商议此事的话可能没什么,但是大庭广众之下,当着群臣商议分化瓦解各地义军的计策,无疑是在将这个消息公之于众。
情报局的威名已经远播,天下谁不知道大汉军之中,有一个直属于叶重管辖,只对他一个人负责的组织,类似于明朝锦衣卫的组织(这段时间由于出了苏玉娘被绑架的事情,叶重更是赋予了情报局莫大的权力,对于嫌疑人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哪怕是位高权重的官员也不例外,可以逮捕,也可以刑讯逼供,有时候不必过问叶重的意见。职权之大,比之明朝的厂卫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这一制度,加强了清朝统治者更好地控制蒙古各部。
公主、格格们的身份不同,额驸相应称作不同等级的额驸。一般皇后所生之女,是为固伦公主,其夫婿称固伦额驸;
皇妃所生或宫中养女,是为和硕公主,夫婿称和硕额驸;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和辅国公所生之女,是为格格,其夫婿分别称郡主额驸、多罗额驸、郡君额驸、县君(固山)额驸、乡君额驸五个等级。
公主和格格们下嫁时,皇室按照身份的高低,分别赏赐不同数量的俸银和俸缎,对不同级别的额驸和在朝为官的额驸,都要赐给为数可观的俸银,享受优厚待遇,以拢络蒙古王公。
清入关以后至乾隆朝中后期的联姻开始从漠南蒙古向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发展,所有蒙古额驸都为清王朝奔走效力,从而巩固了对蒙古的统治。
从乾隆朝中后期到清末,由于康熙平定了漠北噶尔丹蒙古,解决了准噶尔部叛乱之后,对蒙古各部的统治更加巩固,蒙古王公的作用越来越不重要,与蒙古王公的关系变得疏远。与蒙古王公的姻亲,表现为皇室选择蒙古额驸数量的锐减和地域、部族范围的缩小。“备指额驸”也把选额驸范围限制在漠南蒙古的七部十三旗。
清代实行“满蒙联姻”和“备指额驸”政策,是清王朝怀柔蒙古各部的重要举措。满蒙两族通过婚姻亲情关系的建立,形成了政治联盟,安定了北部边疆,巩固了国家统一和清朝的统治。清朝皇室贵胄和蒙古王公的血统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满蒙两民族之间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两族有了广泛的交流,促进了社会进步。
如努尔哈赤在学习蒙古语文的基础上,主持创制了满文,才有许多“满文老档”以及后来创造的“新满文”书记的大量文献流传于今,成为研究清史的珍贵史料。
翁同龢道:“西藏有班禅和*在管着,并不完全服从朝廷的管辖,不过他们若是反抗的话,也是可以拖住大汉军的一部分兵力的,而新疆有一部分地区也被马家军据为己有,叶逆想要消化这些地方也是需要一些时日的。皇上,只要大汉军想要全部占有新疆,跟马家军的碰撞是免不了的,大事可期——”
“善!”光绪帝拍手叫好道。
载湉退朝后跟慈禧商议一些事情,基本上翁同龢提出的谏言,慈禧都深以为然,硬实力不行,就不得不依靠一些阴谋诡计来弥补了。分化瓦解各地的叛军,无疑是最有有效的办法。
就在清廷的大朝会结束的第二天,在北京一地的情报局的特务早已运作起来,通过飞鸽传书或者快马加鞭的方式,跑死了几匹马,终于将这个消息不遗余力地传递给叶重。
显而易见的,清廷的满朝文武当中不乏内奸,给情报局通风报信。军机处戒备森严,而其官员又是对于满清死忠亦或位高权重之人,不可收买,若是光绪帝在军机处商议此事的话可能没什么,但是大庭广众之下,当着群臣商议分化瓦解各地义军的计策,无疑是在将这个消息公之于众。
情报局的威名已经远播,天下谁不知道大汉军之中,有一个直属于叶重管辖,只对他一个人负责的组织,类似于明朝锦衣卫的组织(这段时间由于出了苏玉娘被绑架的事情,叶重更是赋予了情报局莫大的权力,对于嫌疑人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哪怕是位高权重的官员也不例外,可以逮捕,也可以刑讯逼供,有时候不必过问叶重的意见。职权之大,比之明朝的厂卫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