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7章 嫁妆

加入书签


      “嫁妆?”

      “自古以来,盟约都是在等同的条件下才能缔结的,现在大汉军势大,不可阻挡,我大清是必须委曲求全的。臣建议皇上择一位宗室格格嫁与叶逆,只有联姻,方能保证叶逆接受朝廷提出的利益,不至于撕破脸皮,就此开战。”

      “……”光绪帝面无表情地道,“不知道宗室当中哪一位格格合适去联姻的?”

      “庆亲王肃顺家中的婉蓉格格可以。臣听闻婉蓉端庄大方,美貌过人,是宗室当中不可多得的美人,完全能胜任联姻之事。”奕忻幽幽地道。

      听到这话,站在朝臣里面的肃顺心里一喜,大清朝已经风雨飘摇,拆东墙补西墙,说不定哪天就像大坝一般轰然崩塌了。但是大汉军却是蒸蒸日上,隐隐有取代清廷一统江山的征兆,肃顺想着自己若是能成为叶重的老丈人,在满清灭亡的时候未必不能保全身家,甚至更进一步啊!

      但是,光绪帝的话却击碎了他心里的幻想。

      “联姻反贼一事有损皇家威仪。但是格格作为宗室儿女,理应在朝廷大难临头之时挺身而出的,古往今来的宗室女子莫不如是!不过朕觉得,婉蓉的话就免了吧,毕竟年纪太小了,不过十五岁待字闺中,可能不晓世事,怎能在伪汉当中给我大清出力?”

      载湉明知故问地道:“朕听说恭亲王府中有一个适龄的宗室女子,名曰芷兰,不知道是否属实?”

      奕忻苦笑着回道:“芷兰正是臣与一汉女所生的女儿,年已二十,却是温婉大方,但是勾心斗角的事情并不适合芷兰啊。”

      “二十岁,也应该明事理了。”载湉淡淡的道,“恭亲王,不要舍不得一个女儿嘛,芷兰肩负重任,朕都把河南、西藏和新疆都给她做嫁妆了,古往今来有哪个联姻的女子能有这么多这么丰厚的嫁妆?”

      “臣,遵旨。”奕忻把脑袋深深地低下来道。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联姻并不罕见,诸如文成公主的唐蕃和亲,王昭君远赴塞外,和亲匈奴都是不胜枚举的联姻事件。

      中原王朝不管是强大的时候还是弱小的时候,都会采取联姻的手段,不过联姻在叶重看来,是一种扭曲的懦弱的政治手段,十分的卑劣。给整个国家带来的影响也十分不好,譬如明朝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才是一个王朝应该履行的职责。

      汉元帝时候的昭君出塞传为佳话,殊不知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孤身进入漠北,如此荒凉地方,在丈夫死后还要忍受后来者的占有,就算是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子都能纳她为阙氏,直到死去。

      更为荒谬的是,在唐朝国力最为鼎盛的时候,无论贞观之时还是开元之时,给四方蛮夷和亲的公主总是不在少数的,奇耻大辱,但是唐人却引以为荣!叶重所知的是,一个隋朝公主一生经手过四个丈夫,而一个唐朝公主死在小部落的混战当中,死状惨不忍睹,却无人问津。

      清代满洲皇室和贵胄与蒙古王公实行的世代“满蒙联姻”,是清代的一项重要的国策,为清王朝柔服蒙古部落、巩固统治的羁縻措施之一,在清史中占有重要一页。所谓“北不断亲”是为清皇室与蒙古王公的姻戚关系延续不断。

      “满蒙联姻”的涵义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清朝皇室娶蒙古王公之女为后为妃;二是皇室公主和宗室格格下嫁蒙古王公贵族。

      道光初年,清王朝又制定了“备指额驸”制度,在漠南蒙古早期归附清朝的科尔沁、巴林、喀喇沁、奈曼、翁牛特、土默特、敖汉7部王公子弟和下嫁的公主、格格的子孙内,从15岁以上到20岁以下,择聪明英俊者注册,呈报清廷理藩院,以备额驸(满语,意为女婿)之选。年节时由父兄带到京城朝觐后,留在宫内教养,备作公主、格格的额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