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2章 有意思的满文人名-第3/3页

加入书签
      头生子名aji或ajingga,次子名jacin或jacingga。最末一子名fiyanggū,就是北方汉语所谓“老儿子”,给他取乳名“老嘎达”。清代名将费扬古就是满语fiyanggū的音译。

      其二,因自远祖以来世代狩猎,故多以有关狩猎的词命名,如mergen、galiu等等。

      其三,因同一原因而以禽兽名取人名,如尼玛善(nimaan)等等。

      其四,为祈求孩子好养活,取名阿克丹(akdan),意为有依靠;阿克敦(akdun意为坚实,结实)、怀塔布(hūwaitabu。意为拴住)等等。

      其五,根据相貌取名,如穆隆额。(murungge)意思是相貌相似,多指这个孩子面貌生得象其父母或长辈某人)。除此以外,还有不少是用物名、地名等取名的。

      满族入关后,特别是到了清代中后期,满族人受汉族文化影响日多,不论用满语词或汉语词取名,按汉族人取名原则和习惯命名的越来越多了。

      满族人的命名习俗,在其入关前,有着强烈的随意性,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成为人的名字,信手拈来毫不考虑。如:皇太极,原作“黄台吉”。满蒙习俗喜欢在“台吉”前加上表颜色的“黄、红”等词。后来称汗后有人谄媚,奉承说跟汉人的“皇太子”听起来很象,后来史书中就改为“皇太极”。

      阿济格——幼,小;多尔衮——獾;多铎——胎儿;太祖第16子,费扬古——老生子;萨哈连——黑色;努尔哈赤——野猪皮;舒尔哈齐——小野猪;顺治第一子,牛纽——眼珠;阿敏——后鞍桥;舒尔哈齐长子;岳托——呆痴,傻子;代善长子,太祖另一弟,雅尔哈齐——豹皮;苏克萨哈——大腿;马齐——拴(革+秋)的铁钩子;尼堪——蛮子相;傅喇塔——烂眼皮;席特库--尿炕孩子;何和哩(何和礼,开国五大臣之一)——上牙磕下牙;索尼——你们的;噶礼——让他拿来;

      取名是一种文化现象,表现人们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愿望。历史上不同民族有其各不相同的命名习惯,反映着民族文化特征。

      17世纪的中国满洲人,从居住于东北一隅,到稳固地统治全中国,民族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族人的起名也同时产生变异。

      人们的名字是在初生或童稚时期,由家长起定,所选择的文字,蕴含了家长的期望。17世纪满人为子孙起的名字有多种含义,兹缕列于次。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