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于精神。没有精神支撑的经济繁荣不会走出很远,更不敢言真正崛起。
大国崛起是个看似简单、实际艰难的命题。讲简单,是因为哪怕找个路人,也能数出当今世界的几个主要大国,并且知道谁是“领头羊”。既然很容易弄清谁是大国,在此基础上谈大国生成的原因,自然不会有多大的困难。
问题在于,当叶重切入本质,寻找深层次的有形大国背后的无形元素及其动因时,问题便不再简单。一定意义上,国民观念和意识中的大国概念还很传统,甚至说落后,绝大多数人所追求和认定的大国不过是有形部分。
大国没有硬实力不行,没有有形大国便不存在无形大国,但仅从有形方面辨析,很难分清什么是大国,更难把握大国兴衰的规律。
地域广阔是否可以认定为大国?
应当说是重要指标,但不等同。
人口众多是否可以认定为大国?
人口众多也是重要指标,也不等同。在叶重前世,以色列人口不到千万,却屹立于*世界。
那么,是否可以以富裕程度衡量大国?
叶重穿越前世界最新人均GDP排名,前10个国家除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外,排名前三的是卢森堡、卡塔尔和挪威。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都排在15名开外。
军事实力强大是否可以认定为世界强国?
同样是重要指标,但不具有规律性和决定性。
以2400万人口养着上百万大军的朝鲜,以及近9000万人口养了近50万军队的越南,都称不上是大国。
相反,仅有6万左右武装部队的加拿大,却是八国集团中的成员,世界很多军事行动都有其身影,并且一再强调自己的世界领导力。
以上简单比对中叶重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仅仅有形的存在并不必然成为大国,特别是世界大国,更进一步说单一指标很难成就大国,多指标叠加才会造就大国,并且每增加一项指标,大国的基础就越扎实,地位就越牢固。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指标皆为有形,更有无形的大国支持要素存在,包括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成果,这些恰是人类文明发展程度与贡献的最重要体现,所谓软实力主要是这一范畴。
既然文明创造是大国崛起的鲜明标志,为什么创造文明者都不能维持永恒,而是一个个走向衰败呢?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认为,人类历史上曾经产生过21种文明,其中14种已经消失,6种处于衰落中,唯一繁荣起来的是最古老的苏美尔文明,该文明延续和发展为古希腊文明,再由古希腊文明发展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工业文明。
到目前为止,该文明仍然主导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且无衰落迹象,亦无替代者。历史发展存有变数,但总趋势不会被改变。
应当承认历史发展存在着偶然,但更决定于必然,即使当时思想家们选择的是其他文明,最终仍然要回到古希腊文明上来,这要归因于这种文明蕴含着人类发展最需要的丰厚基因。正所谓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大英帝国。
英国是美国之外的真正领导过全世界的国家,并且是第一个。原因在于英国创造了超越其他所有国家的文化与科技。
早在1215年,英国国王约翰就与贵族签订了日后成为其君主立宪法律基石的《大宪章》,也就是说有了《大宪章》,“议会代表整个王国”的宪政道路才在人类社会开创。
洛克早在300多年前就系统阐述宪政民主政治和人的“自然权利”,强调捍卫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他首倡权力分配和权力制衡,把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三种,认为立法权高于其他两权,但立法权仍要受到人民的管束,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有撤销立法机关的权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