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少室山中隐兰若 皆空堂前见故人-第7/8页

加入书签
        这一声赞叹,并非佛家机锋。

    

        但此时空空空空和蔼的笑容四周,仿佛正笼罩着一圈淡淡金晕,如佛光般或隐或现。

    

        五人一起躬身拜下,虽未伏跪,其中的虔诚,又怎么会因外相而被误解呢?

    

        “老师在论佛道的时候经常说,

    

        道家讲辨证,认为任何行动都有利有弊,有得有失。

    

        所以多为未必强过无为,因势利导方是正道。

    

        但这其中利害理解起来太难,把握更不易。

    

        许多人把无为当作借口,而非方法,其实是未窥其中门径;

    

        而佛家重因果,以善果为饵诱导善因。

    

        修行的门槛不高,很容易被民众理解。

    

        但真正能悟得佛法真谛,跳出因果,知修道,而非修果,敢入地狱的大师寥寥无几。

    

        这位空空空空,无疑是一位大彻大悟的上师。”

    

        能听到空空空空这样级别的高僧亲自说法,是非常难的的因缘,

    

        几人虽然所悟不同,但或多或少均有所感。

    

        因此自禅房一路走来,倒也三句不离般若。

    

        庆云听到暅之大发感慨,不禁揶揄道,

    

        “二哥,听你的口气,好像也是佛缘深厚呢?”

    

        “哎,大师刚才还夸你悟性好,怎么就忘记万法皆通的道理了?

    

        家师虽然修道,对佛经却是有所涉猎的,甚至还曾亲自抄译过经文呢。”

    

        “阿弥陀佛,原来华阳先生对于佛法亦不失兴趣。贫道闻之,与有荣焉。”

    

        一前一后两位出家人,不知何时自左侧回廊飘了过来。

    

        之所以用飘这个词,是因为没有更加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了。

    

        为首的沙门慈眉微垂,目似朗星,端得是气宇不凡,

    

        一身艳红色的袈裟直罩过了脚面,遮住了行走时下身的摆动,远看去就好似一朵红云涌动,风也似得飘来。

    

        后面那人虽是被遮住了大半个身子,可是一颗光头那是油光锃亮,在阳光下面都能反出金光,除了元法僧,还会是那个?

    

        头前这位多半就是道统了。

    

        庆云在大师面前自然不能僭越礼仪,于是强忍着和大哥重见的激动,并没有冲上去来一个熊抱,只是双手合十,轻描淡写地见了个礼。

    

        元法僧却没有那么好的性子,在三位义弟肩头都是重重地锤了一拳。

    

        他这“大拳头”虽然没有用什么手印心法,但就冲他那两膀子力气和铜铸似的骨肉,眼下三名小弟的表情便如寺里的罗汉雕像一样精彩,挑眉瞪眼呲牙咧嘴的。

    

        不过他自己的嘴也是咧得老大,不是因为手疼,而是不舍得给后面两位千娇百媚的女孩子也来这么两下,于是就礼貌地露齿“微笑”,

    

        “来,我先介绍一下,

    

        这位就是山外山闪婆国法王秃发阿傉,法名仁青恰格,或称作宝念大师。乃是本寺道人统。

    

        ……大师,这位是我三弟刘赢,剑法了得,武艺恐怕还在我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