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哗变-第3/4页

加入书签
  闹事的被打个半死,扔进大牢。

  其家直接被如狼似虎的衙役直接破门而入,将所有的粮食和银两全部搜刮一空。

  杀鸡儆猴的举措十分的有效果,最头铁的十几户人人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后,大部分观望的百姓便十分老实的拿出自家的产出,战战兢兢的等待命运的摆布。

  见到下面的百姓再不敢与自己叫板,收税的小吏便开始膨胀起来了。

  许多人已经不在满足于之前已经设定好的红线,开始疯狂的死亡边缘试探着。

  比如踢斗也是一门技术活,经验丰富的踢斗者,可以踢出任意自己想要的斤数。

  原本只是一脚踢掉十斤粮食的家伙们,在小吏们的暗示下,开始变得越发嚣张起来。

  这些踢出来的东西可是实实在在多出来的利益,与各个踢斗人的利害息息相关。

  心软的或许只会稍稍踢的十斤余斤,但大多数踢斗人已经被磨炼的心黑如铁了,一脚踢掉半斗也是稀松平常。

  被踢掉的米粮,自然是需要百姓再次补上的,这样一来,原本要收取的亩均四斗,一下子就变成了亩均八斗!

  亩均八斗,这对于开荒田地来说,是一个要命的数字了。

  荒田第一年的收成,甚至连八斗都不一定有!这般辛苦一年,产出全部交了赋税却依旧不够,还需要自己再掏腰包补贴上去,是个人都忍不下这口气。

  但在如狼似虎的衙役面前,他们却不得不忍。因为忍不了的,已经进了牢房,遍体鳞伤的也不知道还能再挺个几天。

  这还是有子弟在军中的家属,对于治下的自耕家,这些人的态度就更加直接了当,完全没有任何的遮掩。

  今年的秋赋,直接比夏赋多了一倍,甚至某些不老实的家伙,他们的赋税可能高达亩地四两银子之多!

  这个定价已经不是在收赋了,完全就是在逼迫别人在造反和卖儿卖女之间做选择了。

  在这个关头,站出来当善人的永远是当地的缙绅。

  他们在人前流出鳄鱼的眼泪,他们在人前涕泪交零,不惜自碇老脸,声泪俱下的为自家地头的百姓求下了近一成的赋税减免。

  然后便在无数百姓感激涕零声中,用最低的价格将百姓们的粮食和田地全部收入囊中,顺便再借出无数的高利贷子。

  这一轮的报复性赋税,泽州境内的普通百姓顿时再一次掀起破产的浪潮。

  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下,是官吏与缙绅们的狂欢。

  官吏获得了大量的钱粮,而缙绅们则是获得了大量便宜到几乎白捡的熟田,双方合作无间,亲如一家。

  每多破产一户,官府收赋的对象就少了一个,为了既定的赋税数量,他们就只能将这一户的赋税加予其他百姓身上。

  然后就是更多的百姓破产,剩下的便承担更重的赋税,然后循环往复。

  这如同历史的轮回,唯一不同的是,这种轮回实在太快了一些。

  新兴王朝,从兴盛到衰败,就是在这种土地兼并轮回中一点点走向毁灭。

  只不过这个循环可能是数十年一次,或者最少十年一次。

  但在明末这个时代,天灾不断,官吏横征暴敛,缙绅们欲壑难填,此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集于一体。

  因此这种土地兼并频率委实太过了一些,已经达到了一年两次。

  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将看似庞大的大明帝国轰然推倒,从崇祯初年全国安宁,只有东北闹腾,到各地全面烽火,然后北京陷落,用时甚至还不足一代人。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终于泽州新兵营中出现了数十逃兵,这些逃兵并不是空手而出,而是带着他们的武器离开。

  接下来的几日,数个收赋时手段极为暴虐的小吏,全家都被灭门,住所更是被一把火烧成灰烬。

  虽然这些逃兵很快被新兵营抓获大半,这些人甚至被当众处刑。但这种高压政策不仅没有吓住其他的新兵,反而让他们个个都怒火万丈!

  崇祯五年九月底,一场兵变自新军营地爆发开来。

  泽州游击赵海弹压之时,差点被乱兵斩杀当场,重伤而逃。

  失去控制的乱兵,直接肆虐了整个泽州城,无数的缙绅豪族在这场乱事中元气大伤,逃散一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