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哗变-第2/4页

加入书签
  这个结果自然让之前应征入伍的青壮不干了,若是需要交这么重的赋税,那他们还不如依旧租种别人的田地,还不用入伍耽误农活。

  虽然目前还在解决之中,但官府中小吏们已经不准备再退让了,毕竟若真的只收两斗赋税的话,他们这一年算是白忙活了,他们家家也是需要鱼肉过活的。

  这些如同非洲草原上鬣狗一般的小吏,有着鬣狗一样的脾气。已经咬进嘴里的肉,无论猛兽如何驱赶,只要不当场打死他们,他们还是会将肉吞进肚子再谈其他。

  后续的情报显示,余行则明显已经吸取了之前征税过重引起百姓民乱的教训,极力支持赵海主张的按说话的赋税数量征收。

  但这却令得小吏们个个不满,在群起抵制之下,余知府也成了光标司令,他的下令根本出不了大院。

  余行则并非善男信女,破家县令,灭门知府也不是空穴来风。但是面对所有小吏的一致抵制,他也根本无法任何的办法。

  总不能不管不顾,直接全部杀掉吧。

  他不仅没这个魄力,更加没这个资本。他可不是李征,身上的不断的战功作为护身符。

  而且更要命的是,原本无人问津的荒田,地方缙绅们却是突然感兴趣起来。

  如果是之前那些草长的比人高的荒地,缙绅们并不感兴趣。

  因为李征极低的田佃影响,他们自家的田地上,佃户数量已经有些不足了,如今基本上都是家生的老佃户在支撑着,对荒地有心无力。

  但如今这些荒地已经被开垦了出来,他们的想法便开始多了起来。虽然没有足够的佃户开垦田地,但不表示他们不想着先拿下,留给子孙后代。

  正因为这些人在背后支持和怂恿,小吏们才敢于团结起来,与知府刚这一波正面。

  他们之所以能够勾搭在一起,也正是利益关系。

  小吏们通过拉高赋税数量从中大赚一笔,逼的普通百姓为了赋税只能卖田交赋。

  这些缙绅可以以极低的价格得到土地,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唯一受损的百姓,那是什么东西,敢作乱自有官军去镇压。

  李征虽然之前因为低田佃,而被这些缙绅恨的牙痒痒,但对于潞州军的战力,他们却是相信的。

  因此他们根本不怕有人闹事,反正会有人来擦屁股的。

  李征是正常人,除了给生活尚不能处理的年幼儿子擦屁股外,还没有给外人擦屁股这个爱好。

  尤其是这种给别人擦屁股,别人还一副看你二百五的混帐家伙们。

  不过始终的防备还是需要的,而且该如何从中猎取好处才是李征应该第一位考虑之事。

  毕竟自己也得给儿子挣奶粉钱,不能这般坐吃山空。

  ……

  在李征那边还在详细读着情报之时,泽州那边已经开始有些火药味了。

  在知府衙门数次干涉却毫无进展之下,收税的小吏们却是铁了心要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

  并不是每个文官都会有余行则的考量,甚至可以说。

  在这个时代,余行则这种稍微给百姓让利的官员,才是这个时代的另类存在。

  小吏收税时多收杂税,肆意提高赋税数量,各地官员并非瞎子,不会看不出来,但是肯阻拦着万中无一。

  其中原因也很现实,因为所有的收入都不会少了他们的一份。

  所谓千里为官只为财,这可并非说说而已。

  小吏们担着骂名,县官却是拿着钱粮的大头,这种惬意之事试问谁不愿意去干?

  因此,虽然知府衙门三令五申要求各地不得多收取赋税,但是又有谁会在乎?

  所谓兔子急了还咬人,而且这年头谁还没点黑材料?

  真的逼的急了,大不了一拍两散,大家拼一番背后的人脉呗。

  因此赋税还是在各级县令手中,强硬的开始推行起来。

  崇祯五年九月初三,阳城打响强硬收赋的第一枪。

  所有头铁的官军家属,基本上都被打的满头大包。面对着百多名衙役和帮闲,散户的力量明显差了许多,根本没有丝毫抵抗的能力。

  闹事的被打个半死,扔进大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