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李家庄

加入书签


    每次看到炊烟袅袅,儿童在田野里欢快奔跑,就有种在人间的感觉,真实确切。

    我和周图、何林山难得离开管协,看一下周边村庄的景致。玲儿想去山谷深处,赖得和我们一起,用她的话来说,你们看风景都去村庄里面,直接说是去办公事得了。

    我们所到的地方是李家庄,原来何林山联防的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位置比较特殊,离周边几个村庄都很近,这片区域的基础学堂就建在这里,这也带动这个村庄的进一步发展。

    何林山是何家庄的村长,基础学堂没有选在何家庄,让何家庄村民还闹过情绪,怎么说,何家庄也出了个太行山的大人物。

    今天是休沐日,学堂已经放假,大部分小孩子都在乡间玩耍,何林山很满意这个状态,一年前更多的小孩子是在帮父母亲干活,现在也有,但不是必须。这在伊朵司空见惯的事情在太行山北竟然如此可贵。

    李在太行山曾经是大姓,太行山东部有很多村庄都是李姓,这种保存古老姓氏的村庄在帝国已经不多见,两河流域人口的混合流动让帝国在宗族续存方面变得极其模糊。

    太行山北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这种情况,这和灵族很是类似。不过灵族是种群刻意留存姓氏,它代表了一定的阶层。太行山北人族的姓氏传承则完全是一种人的自然行为,对先祖的敬仰。

    不过,何林山叹息解释,马匪几百年的肆虐,能保存住姓氏的村庄少之又少,这几个村庄里面人员姓氏非常复杂,他只是恢复了一些姓氏称谓,为了拉近彼此好对抗马匪,要说血缘这些是没有太多联系的,这和灵族不一样,灵族比如我挂姓玚,整个是可以追溯的,这个姓氏在灵族还保留一定的传承地位。

    李家庄内部的道路不大,干净平整。村庄里面很多房子前都挂着谷物玉米,这在太行山是很富足的。这里何林山当年打下的基础良好,外部马匪一旦平静,在吃食上并不缺乏。

    云镇的发展也是基于这点,打开外部商路,让云镇一带村民的农产品能够通过买卖流通换来其他物资。

    云镇管协在经济方面,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外面的人相信太行山的特产,让这种商品流通变得顺畅。

    李家庄最大的收入就是香菇外运,这里离山谷不远,那片山谷盛产香菇,以前村民把它当调味的菜肴,大家都能采摘,不是个稀罕物。现在发现香菇很得外地商人喜欢,价格上比他们原来售卖要贵很多。

    在这点上,太行山云镇管协还真欠紫之会所的,紫之会所并没有压低价格采买香菇,只是在品质上做了严格的要求。就渠道而言,会所是完全可以这么做的,两河流域的人都清楚,会所最值钱的它引流消费习惯的能力。

    在紫之会所上售卖,它得到的更多是一种广告效益。也难怪有次朱志骆写信过来,提出的意见是让云镇的何林山去紫之会所见识一下,别整天窝在太行山,他还真以为他带给紫之会所一个利润很高的项目呢,这两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

    关于特产售卖,紫之会所拖了很久才举办大型的推荐会,也是和何林山折腾很久,紫之会所强调的卖相在何林山眼中一钱不值,何林山单纯就认为太行山的土特产就是味道浓郁,口感极佳。

    李家庄很多人都过来和何林山打招呼,看得出来他们是尊敬这个人的。也时不时询问我们几个的来路。

    何林山笑着说“他们哪里是和我打招呼,这里的人和我熟悉,有事情自然会来和我谈,这么主动过来就为打个招呼?他们是想来看看你们的,特别是哲然少主。”

    周图说“呵呵,民风淳朴!太行山让我重新认识了帝国的子民。很多时候,他们要的真的不多。”

    当孩子们也躲躲闪闪的跟着我们的时候,我知道这趟行程就到此为止,来这里不是为了骚扰大家的。

    这个时候的内卫队特别的骄傲,这种守护人的感觉非常良好,这是一种与有荣焉的直觉,伊朵军人的勇敢就是来源于此,这不是一种孤立的仅仅为了自身的荣耀,这种荣耀来自沉甸甸的所有人的期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