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水坝

加入书签


    云镇北面的那个水利工程蓄水坝今年秋季可以完工投入使用,这是太行山第一个水利工程,这个工程投入其实很小,技术方法也很简单,不过是把一个山坳的水聚集起来,改善云镇和周边几个村庄的用水情况。

    这水坝的修筑对太行山是一件大事,对于太行山管协也是一个重大的事情,这是伊朵进入太行的第一个水利项目,也是改变太行山用水环境的一个尝试。

    何林山在云镇这边,最关心的一个单体项目也就是这个水坝。学院派的人给他构造一个场景,这个蓄水坝通过调节水量能彻底改善这片区域的水资源,农田生产会上一个台阶。

    周边各个村庄的人都过来帮工,伊朵的辎重营大部分集中在东部,这里人力资源有所缺乏,何林山最初不打算给钱,他认为这是带给村庄共同的福利,后来伊朵过来的官员打消他这个想法,这里涉及未来建设等等。

    村民们拿着工钱,他们用行动来支持这个水坝的建设,把每天的工时尽量延长。由于缺乏材料,工具也相应简陋,学院派最初计划是赶在明年春天雨季前完工,没想到最后竟然能提前半年。

    周图说这个水坝修筑出来后,伊朵对于太行山为国为民的口号说出来就能斩钉截铁,这个水坝就是一个开始,他切切实实为了当地民生。

    东边那条道路的修筑还能说有很大程度为了军事考虑,那条交通要道在战争期间肯定是军事物资优先。

    水坝主要是用石头、木桩和泥土垒起来,并用石灰、糯米、桐油等等勾缝。技术上非常简单,制约太行山以前修筑这种简易水坝的就在于勾缝材料,匪患严重的时候,搞到这些材料难如登天。

    除了人力投入,伊朵正在花费的成本也在这里,前期这些物资都是外运进来。一直到最后才实现了当地生产,成本更是大量降低。

    何林山为了这个事情热泪盈眶,伊朵费尽心思投入,让材料实现自产自足显然是落子将来,这个水坝是第一个,真真切切只是第一个,将来太行山内会有更多的水利工程兴建,相关材料的生产云镇就能实现。

    村民的想法就淳朴得多,他们只知道现在修筑这个水坝能让村庄受益,还能拿到工钱,还有更重要的,这里的材料生产和水坝修筑他们都最先学习到,这可又是一门营生。

    学院派一个研究海洋气候的专家从毕江那个团队调派过来,他呆了一年,结合当地村民的说法,有限的记录和动植物状况,他得出一个结论,认为太行山气候的确非常不友好,但水源分配主要还是不均匀,枯水期较长,雨季短而强烈,而且每年的雨季在时间上有点差异。这更让太行山村民在水资源的利用上无所适从。

    用学院派这位气候专家的话来说,这里是可以蓄水的,不像一些特别干旱的地方,只是这个水池的深度得足够,可能在短时间内的蓄水量就达到要求,其他长时间都是慢慢的放水出去。

    太行山管协因地制宜的主导后期的建设推进,多投入小型水库,节省投资保障农业用水,实现区域内的水资源利用,引导太行山村民在这些区域集中。相应的人流的集中,也可以降低其他成本。

    建设云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确定下来,是整个大环境的需要,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何林山在这个大饼面前有过犹豫,不是没这个想法和决心,只是认为梦想太大,总感觉有点空,不太现实。

    随着伊朵官员技术人员的大举进入,他心态发生彻底变化。他发现在伊朵人眼中,这个计划不仅非常切实可行,甚至稍微保守了点。伊朵习惯把远景目标稍微夸大一点,让大家有点向往和追求。

    还是当时森可说了一下原因,太行山和伊朵毕竟有所差别,这里刚刚起步,预期说10分做到8分,不如说8分做到10分,这会让周边村民更加充满信念。

    水坝就在云镇北边,那里人流量很大,可以看出工期到了最紧要的时候,很多云镇培训中心的人都在那边,等工程完工,云镇管协和培训中心的人回来,何林山怀疑云镇这里一下子可能都不够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