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脊梁-第3/5页

加入书签
    在人民自治政府为了列强在华特权废止、租界废除等问题做努力的时候,北方却上演了争权夺利的好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尤为搞笑的滑稽戏剧,这里还在声嘶力竭的宣扬国家主权不容侵犯、民族尊严不容践踏,为此不惜费尽周折地出台政府政策法规以达到其目的,不惜军事动员做好相应准备。然而另一边却在军阀混战,就为了谁能掌握摄人心魄的北京城,中央政权的魅力实在太大太过诱人。

    不过这边搞谈判的继续谈,那边打仗的继续打,既然都是军阀就各有利益得失谋划,只不过是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罢了。不过,局势的纷争动乱并不会影响太广,生活还将继续,并不会因为谁和谁争吵不休、打个不停就不吃饭不睡觉了,自治区的各种建设也在继续。

    “有一个地方,它西跨横断山脉、东临大凉山、北接大雪山、南抵金沙江,它就是曾经的满清时代的盐边厅如今的攀枝花市,一个自治区四川省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一个以一种落叶大乔木命名的市。”

    “攀枝花市的日照就像当地的木棉树一样,木棉树春天先开花后长叶,开出的花又大又红,鲜红的花朵就跟攀枝花的阳光一样,热情似火…”

    初到攀枝花市的人都会感叹,群山环绕之间的峡谷里,阳光就像烈火一样炙烤着大地,干燥的天气里很少吹来凉爽的风,举目四望之后很快会获得对攀枝花的直观印象,那就是山高谷深,不大的盆地交错分布着,也就是在这么一个四季干爽四季不分的地区,一座钢铁城市势要拔地而起。

    自治区钢铁生产基地在广西,最大的企业莫过于柳钢,在钦州防城北海等沿海一线,依靠来自海南和澳大利亚的铁矿,也建立了不少钢铁厂,而后再陆续的自治区扩大建设中在四川的威远县建立了威远钢铁厂,自治区的钢铁生产量和消耗量基本持平,而随着陕甘新、两湖等地区的大规模基础建设,钢铁的消耗量持续增长,对美国联邦钢铁公司的依存度太强可不是自治区愿意的,在二线地区建设出一个大型钢铁基地势在必行,所以早在1922年就由李四光带领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局的一部分技术人员,对攀枝花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勘察和就地开发利用可行性进行验证。

    在此之前,中国水利建设第一集团已经看上了攀枝花地区的丰富水电资源,它的开发利用本来是为了日后向成都平原地区提供电力,但李四光等人的勘测结果让第一集团兴奋不已,其中的缘由自然很简单,那就是攀枝花建设大型钢铁基地是可行的。

    经过有资料指示的详尽勘察,李四光等人的勘察结果非常可信。攀枝花有钒钛磁铁矿七十亿吨,伴生钛保有量有四亿吨以上,伴生钒保有储量上千万吨,钴保有储量七亿吨以上,还有大量的稀有贵重金属,铬、镓、钪、镍、铂等储量丰富。

    尤为可贵的是,该地区还有七亿吨左右的煤炭储量,晶质石墨、苴却砚、溶剂石灰岩、冶金白云岩、水泥砂岩、耐火粘土、硅藻土等等储量巨大。对于建设钢铁工业而言,最需要的铁矿和煤矿这里都有了而且储量丰富,加上该地区属于金沙江水、雅砻江水系范围,两江纵贯全境,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有近700万千瓦,在勘测资源之时,中国水利建设第一集团已经对二滩水电站开始动工修建,如此以来,兴建钢铁城市的必备的电力供应也解决了,所以国土资源部在1923年年初确定了计划预案,并调集更多专家学者进行详细验证工作。

    限制该地区的次要因素之首就是该地区是一个不毛之地,除却前来建设二滩水电的工人,本地的原住居民只有八户人家,而且都是猎户。在水电建设项目开始之前,四川省基础公路网中的成都至昆明公路,已经被中水建第一集团要开发二滩所使用,大量的重载汽车早已让水泥公路变得坑坑洼洼,要想再以它为基础修建出一个大型钢铁城市,这显然是不行的。

    如果能有运力庞大的铁路,那最后一个较大困扰就解决了,但那时中铁三大建设集团都有建设任务,加上成昆铁路实在难度太大,最有能力承担该修建任务的就是第三集团,随即铁路线勘测行动便拉开帷幕,第三集团完手中任务之后就会立刻投入到成昆线的修建之中,不过在此之前最好的办法还是将成昆公路进行修缮,以提高它的承载和通行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