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想起来了:“安金全。那次我差点捉着王铁枪,是他给我掠阵的。人是还可以。”
“再给他机会立立功也好。万一能替横冲将军他们分忧呢?”李继笈最后这句话,令李存勖下定了决心。
他一直都喜欢提拔小将,去分老将的权力。
老晋王本来留下不少宿将,一直都没能坐大至与他分庭抗礼、功高震主,反而人老珠黄了之后就要秋扇见捐,都因为他阵营中一直有新人涌现,把老人往沙滩上拍得死死的。害得这些老人屁都不敢放一个。
就不说权力斗争,光从武力值来说,也是不断提拔新血,对军队有好处。
于是李存勖让王建及、李存贤去河中慰问晋王,安金全作偏将。
谁都知道安金全是太子党的,王建及去年靠边站之后对太子狂表忠心然后咸鱼翻身,而李存贤是刚刚由王建及引见去抱太子大腿的。
这是营私结党啊!
然而李继笈就是李存勖的亲儿子,一直以来李存勖恨铁不成钢,怕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后、将士们不服他,现在看他有人服从投靠了,心里还是欣慰的。再说李存勖自己还春秋鼎盛脚踢猛虎入阵能冲三五个来回不带喘,只要没阵亡,才不怕被儿子夺权。
他肯给儿子放权,他儿子又懂事,听了李存贤的拜托之后,就直接来找他和盘托出,把阴谋做成了阳谋。李存勖一点都不觉得儿子结党营私,只觉得父子同心其利断金,特别的欣慰。
同时他也知道,这里头必有林初的功劳。
……曾经是他的林初。现在名字还在,人不一样了。
他竟不能再对这小东西为所欲为,先是怕伤害自己的儿子、继而又要忌惮高丽那边有这小东西的人脉。
郭崇韬帮他试探了几次林初,跟他解释什么反应说明林初有反意,什么反应则表示一切安全。李存勖都听懂了,一一看下来,这小东西没有一点要跟他对着干的意思,只是想求个安稳生存。
这让李存勖竟有点鼻子发酸。
他做了最强硬的一件事,不过是要求林初参加军事会议。在那会议上,李嗣源等高层就质问高丽传教传得这么凶,有没有危险?
这质问当然不会奔着李存勖去,就对诚惠和林某发作了。
李存勖想着这事儿还是诚惠负主要责任,林某最多……知情不报?或者有所协同?
总之已经由郭崇韬评估过事态性质、也跟李存勖一起确认过林某的安全程度,结论是对他怀柔比较好。李存勖这次也是想护着他的。主要让诚惠安抚一下老将们就好。
诚惠的确做得来这样的事,不过林某的反应也比李存勖预计得要好。宠辱不惊、平和淡定的样子,让李存勖头一次觉得,这孩子如果没有被阉,说不定能成为一代名将的。就算力气太小、习武先天不足,至少也有希望成为郭崇韬那样的军师。
会议结束之后,李存勖又多派了几个自己的卫士保护林某,以示荣宠。这也是郭崇韬的建议。当然,可能不免带了监视的性质。然而他自己儿子那里,有什么瞒着他的?怎么能叫监视呢!只不过是正常的了解情况而已。
像那天晚上,王建及带着李存贤向李继笈求任务,林某就说河中大概需要人手。李继笈估摸着李存贤他们可以办这趟差,就像李存勖举荐。整个过程多么的正大光明!就算没有人监视,李继笈自己还不是亲口对李存勖说了?
李存勖觉得很满意。
后来的战报,令他更满意。
虽然一开始,情况是险峻的。
刘岳被张汉杰他们一直欺压,急得跳墙,使出杀手锏:他培养了很多年的死士。
说服张汉杰相信他之后,他派出了死士。
最妙的是他根本就没有隐瞒自己派出死士的事实,派出多少、针对的是谁,却没有定论。
这就造成了一种恐慌气氛。
以至于安金全都接到了太多不利情报,不敢不信,只能劝李存贤与王建及两位上司:人家可能是要来杀你们的,你们要不先避避?
在这么吓人的时刻,李存贤真特么够男人。他撑住了!他说:“死王事,吾志也。复何恨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