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火烧王宫-第2/2页

加入书签
    一时号令鲜明,将士用命——想着跟同袍争执不清的财宝归属,就靠军功来断定了!还有宫里抢回去的千娇百媚的小娘子,刚搞了一发,才尝个甜头,得把人家全干掉才能放心回去做个昏天黑地的——这时候他们不用命都不行啊!

    于是王镕留下来的人,脚快的还逃了几个,剩下的全给诛杀了。张文礼一点都没留情。

    他没有慢慢儿感化、包容的野心与信心,还是铁腕政策比较省事儿靠得住。

    镇州街巷,一时都瑟瑟不已。虽然早春了,人心仍在寒冬。

    杨弘裕跟着王镕时,也学了些卜筮之术,如今暗暗算算,女儿还活着。不过卜筮如有用,王镕跟他的道士班子,怎会全都死了?因此也不敢尽信。

    不过契丹来了使者,却是真的。外头还不知道。杨弘裕也因为巴结上了张文礼的马屁,才听了个确切:契丹想跟张文礼结盟,一起打晋国。

    阿保机跟李晋也算是宿仇了。这两年都被小晋王君臣压着打,实在气不过。痛定思痛,也学了汉人许多做得好的方面。譬如建起了一些大城,储备了更多的粮食。不至于全都靠天吃饭了。也在本土找到一些金属矿什么的,工匠的技艺也有了很大提高。不少武器跟手工艺品甚至能出口了。

    晋国当然不肯买他们的产品。契丹要远运到中原南部吧,运输成本太高。何况也未必竞争得过汉人。

    但是契丹有一个优势。

    他们的北面、西面、甚至是东面的小岛上,生活着其他民族。

    就是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的祖先们。

    那些民族、小国、小城邦们,某些在中原有怪腔怪调的译名,更多的连译名都没有。中原们视他们为蛮夷。比契丹更远的蛮夷,因过远的距离而变得不真实与扭曲、乃至恐怖。《镜花缘》里什么无肠、桑女、回食等种种异样人种,就代表了中原对异域的基本认知:

    首先,你们可能具有人形,但是,你们一定不是真正的人!与其说是人,不如说跟妖怪比较接近吧!

    其实,如果你们有这资质来接受中原文化,应该是仰慕的吧!如果能够如此,那你们就更接近于人了。如果还能把中原文化发扬光大到比我们汉人还牛,那你们就接近于仙了!

    《镜花缘》假托唐室,实质上是清人写的。

    唐朝人对异邦,倒还持开放一些的态度。

    然而像北欧、俄罗斯之类,就当时的交通水平来说,也实在是太远了。

    契丹的马好,却可以跑到。

    而且他们在400ml降水线之外,农作物不足以支持人类大规模定居繁衍所需,习惯了颠沛流离,不怕跑。

    成吉思汗后来带着铁骑,差点还把北欧征服,可见这点距离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连军人的补给都能跟得上。何况是商队?

    (.=)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