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文礼果然不是省油的灯,看普宁公主逃回娘家,只怕梁朝会有动作。他先下手为强,纠结了一群将领作乱了。
口号就是擒贼先擒王,务要一举致命!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能温良恭俭让。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半夜,张文礼自己五百个亲兵,加上策反的兄弟们,加起来总有千多人,悄悄翻了墙进去。
一般的皇帝这个时候应该在嫔妃房里。譬如李存勖,估计就是搂着刘丹楹。王镕的画风比较清奇,在院子里,一轮明月下头,烧着香,净气凝息,跟个道士在一块儿做法事,叫“受箓”。
这不是一般的法事,是把你的名字报到天上,天廷再把派给你使用的功曹名字回报给你,写在纸上、系在你胳臂上。类似于你一脚迈进了天堂公务员的序列,飞黄腾达都有指望了。
经过这场仪式,王镕就是正式的道家修行人了,俗话叫作道士。
道家在这一次,终于打败了佛家,成功上位了。撒花!
不过,这可能是因为王镕考虑到佛教的历史不怎么好看。
譬如梁武帝几次出家让大臣拿钱来赎他,最后国破而饿死台城……哦巧了,印度的频眦沙罗王也是饿死的。还有唐僧千辛万苦取回来的是法相宗教义,唐帝一看不适合中国,传了四代就让他灭亡了,士子与老百姓们也不太觉得可惜,还是喜欢简易的禅宗。他师从的那烂陀寺倒得更快,传眼被回回给屠尽了。唐武宗灭佛,出于国运来考虑,不能不说是正当举动。
王镕对这些不太了解,但他的道士老师是吃这行饭的,竞争对手的黑底子还是了解一二的,再点缀演绎成十二分,终于说服了王镕。还是本土产的玉皇大帝天廷系统靠得住!
然而王镕虽然是信了,他手下的臣民将士们没有全信,如果知道王镕信教了,可能会起动乱。王镕自己是挺光棍的硬着头颈,随时准备为弘法而战斗,不想隐瞒自己的信仰,还觉得自己很荣耀。但他的道士老师比较务实,想想真打起来了,自己也要被连累,还不如先低调一点。
于是这次的受箓,就选在夜晚,尽量不要惊动外人,同时加强警戒——
哦对了,这次警戒的负责人也正是张文礼。
所以张文礼他们才能顺利地登堂入室。
王镕还沉浸在进入仙班的喜悦中。道士老师则在告诫他:这卷上的六丁六甲与功曹们虽然都成为他的守护了,但平常绝对不能叫出来!免得惊动臣民,伤了阴骛,有损他的龙气。
事实上这卷上的“功曹”们哪里叫得出来?道士老师的催眠术又比不上诚惠,说这么多,不过是哄王镕别乱叫而已。
王镕全都当真了,正点头应着,又要问那上次的仙丹可以多支取几颗否?房中还真好用……
忽然就看见黑鸦鸦的人进来了。
王镕跟道士老师先前还在感慨:张文礼当的差使真好,把受箓的小院保护得真幽净。忽然见张文礼带人进来。王镕蒙逼了两秒钟:你怎么来了?是想跟着“鸡犬升天”的吗然而我这里还没升天啊……
他看清了张文礼等人要送他升天去的大刀长剑,反应过来了,大叫一声,回头就跑,一边挥动他刚拿到的“玉箓”呼喝征召。
这时候不请保护神来,还什么时候请?龙气不龙气都不管了。先保住性命再说!
然后他感觉到自己高高的飞了起来。人怎么可能飞这么高呢?而且还这么轻盈。他一定是升天了吧?
这是王镕最后想的事儿。
张文礼将王镕脑袋一刀劈飞。同伙中一个伶俐的,叫李鏻,赶紧跳上前去,拣得了,跟狗似的摇头摆尾拎回来。整伙人都验看过。一边那些道士老师、道士中郎、道士童子,一帮子全都拿毕,当场斩讫了,方才干净。又搜至后宫来。
王镕很有几个儿子女儿,都养在宫里,一并都杀了,斩草除根。女人则抢一抢、分一分。
正闹哄哄的,王镕想起个事儿,叫住他们道:“弟兄们且慢!”
诸人道:“还有什么说的?王镕死了,我们推举你作留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