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一章 麟儿初显锋芒(下)-第2/3页

加入书签
    文舜浩音震荡,五千胡人听言,面面相觑。文舜投眼望向宇文恪,宇文恪长叹一声,唐军精锐闻名天下,如今只是一员名不见传的小将,便可将胡人屡屡挫败,倘若胡人继续反抗,惹怒唐王文翰,派其麾下名将前来,胡人必有灭顶之灾。宇文恪心知事不可违,连忙下马匍匐跪于马下,肉袒谢罪道。

    “唐王天威,胡人不复反矣!!”

    宇文恪此举一出,那五千胡人沉寂一阵后,便纷纷效仿,齐声喝道。

    “唐王仁义。某等子子孙孙皆感覆载生成之恩,绝不造反。”

    文舜听言大笑,遂教宇文恪前往城内,引城内剩余三万余胡人来投。军中数员唐将听言,连连变色,急向文舜投去眼色,暗暗制止。文舜却视若不睹。宇文恪默默地望着文舜,拱手拜道。

    “将军教我前去,倘若我有何歹心,当之若何?”

    文舜闻言一笑,平淡而道。

    “宇文将军竟以服我西唐,我又何必过多怀疑,如此一来,只会生出空隙。”

    宇文恪听之,暗暗倾服,遂骑马望临戎城而赶。文舜则引军带领五千胡人回归寨中。高顺早听闻斥候来报,文舜大败胡军,生擒贼首宇文恪。当下见文舜军马归来,连忙引诸将前往迎接,众将纷纷道赞。文舜却毫无傲色,一一回礼。忽然,高顺脸色一变,见军后仅有五千余胡人,又不见宇文恪的身影,连忙向文舜问之。文舜遂将前事具告。高顺听闻,脸色一变,眉头皱起,沉声说道。

    “世子此举实在欠妥。胡人毕竟是异族,倘若宇文恪心存歹心,一去不返,该当若何?!”

    “高伯父不必多虑。那宇文恪必定归来,还请早设宴席,以作款待。”

    文舜淡然而笑,甚是笃定。高顺还有一众唐将皆是心疑,但又不好碍了文舜的面子,便依其所言,就在寨中筹备宴席。

    至夜,仍不见有丝毫动静。帐内诸将皆生异色,唯有文舜悠然自得,正是闭目养神。高顺眉头一皱,正欲张口。忽有兵士来报,寨外有大量胡人赶来。高顺神色一凝,忽然心里一紧,速叫兵士守备,以防胡人袭寨。文舜摇首而笑,与高顺说道。

    “高伯父大可不必多此一举。倘若胡人因此生出警备之心,退回城内,如此一来便是前功尽弃。”

    “可!!”

    高顺虎目一眯,话刚说出。就在此时,又有兵士来报,宇文恪先引一部人马前来拜见。原来宇文恪亦是心细之人,唯恐唐军见其引大部人马过来,有所提备,故而先来通报。高顺一听,面色一沉,遂又望向文舜,踌躇一阵,叹声而道。

    “看来果如世子所料,胡人乃真心降服,适才确是我杞人忧天。尚好世子及时阻止,否则我几乎酿成大过。”

    “高伯父乃三军统将,责任重大,自然要谨慎而为。却是小侄屡屡僭越,还望高伯父莫要介怀。”

    文舜谦虚有礼,高顺见之,暗中称赞不绝。

    后来,高顺接见宇文恪,宇文恪跪伏帐内,道说其罪。高顺好生安抚,遂教宇文恪引胡人入寨,犒劳三军。之后,高顺亦依照承诺,命并州官吏,将亏欠胡人钱粮,一一分拨。同时又在并州各地颁发文令,大肆宣扬汉胡一家,汉人不可乒霸凌胡人,不可强夺胡人之物,不可藐视中伤胡人,但有所犯,依法处置,绝不轻饶。然后,又命各县官员,安排民房,安置胡人。胡人经过数年汉礼渲染,相融甚快。而并州百姓,因见有法令,又知得前番乒胡人的官僚,皆被重罚,皆不敢犯事。至此,北羌造反之事,告一段落。同年,张绣前往招安西羌,胡人怨恨极深,张绣亦无强硬镇压,但招安之事,却因此一直毫无进展。待北羌定后,西羌见西唐果真还与钱粮予北羌之民,且再无劳役,方才信了张绣所言,愿受招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