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逼到墙角-第3/4页

加入书签
    贺海涛说话的同时,夹杂着手势,显的很有信心。层次分明的语言,也让不少人频频点头。

    张长亭就接着他的话头道:“你说哈萨克斯坦友好,我看,是你们还没谈到关键之处。”

    苏城有点好笑,心想:这人还真是旁观者清。张长亭说关键之处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安大线的谈判进度更慢,离关键之处更远?或许,是他想到了,不敢提出来吧。

    如果从这方面辩论,也许是个不错的突破口,不过,远没有决定xìng的价值,只是又一团纠缠的乱麻吧。

    思绪一闪即逝,苏城很快决定,继续自己的策略。

    他抬起下巴,稍扬声,道:“虽然还没有签约,但大华实业和哈萨克斯坦方面,签署有一份备忘录,是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亲自签署的。”

    苏城说着提起自己的公文包,拿出一个黑sè外壳的皮质文件夹,打开来,双手举起,向四周展示,果然是一页签名后的备忘录。

    虽只一页,众人的表情都不同了。

    贺海涛甚至伸长了脖子,去看上面的内容。

    周老微不可查的向边上点点头。

    他的秘书,立刻走过去,从苏城手里接过备忘录,转交给周老。

    会议室再次归于安静。

    和协议不同,备忘录本身是没有法律效应的。正如它的名字所代表的含义一样,备忘录就是将谈判双方的某些话记录下来,以免rì后肆意变更。

    因此,备忘录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应,但在谈判桌上,仍然是很有利的武器。在条件不发生大的改变的情况下,备忘录能够发挥大作用。国际会议,贸易谈判和外交场合,经常使用备忘录,一些国人耳熟能详的外交事件,就经常以备忘录做结尾,各种前缀的《谅解备忘录》更是新闻中频频出现的词组。

    签协议的条件还不具备,那就签备忘录。就某种程度而言,备忘录就是协议的定金。

    安大线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大华拿出的备忘录,顿时让中哈线的进度,又蹿升了一截。

    众人的眼神,都聚集在了备忘录上,认真的眼神,仿佛要看穿黑sè皮革似的。

    良久,周老放下备忘录,道:“不错,都看看吧。”

    刹那间,张长亭的小心脏就是一缩。

    他等总经理看过备忘录,急不可耐的拿在手里,自上而下读上去。

    正如苏城所言,50%的股权,管道的通过权和扩建权……

    建设和维护并未提到,但哈萨克斯坦的工业基础放在那里,最多只能是公平的国际竞标,想来中国企业总能得到一些……

    薄薄的一页纸,涵义丰富,竟是比张长亭一个月的收获还要多。

    再考虑到自己是通过苏刑充满侵略xìng的帮助,才得到目前的成果,张长亭顿时挫败感十足,他甚至愤慨的想:哈萨克斯坦,怎么就这么乖巧了?

    有了对比,才能发现差距。

    尽管是冰山一角,张长亭也意识到了俄国熊的贪婪。

    不过,他也是聪明人一个,很快想到:自己顶着巨大的压力,派遣十多个钻井队,帮助尤科斯公司增加石油产量,竟然只得到这样的待遇,那苏城又付出了什么代价?

    他想破脑袋,也不可能猜到纳扎尔巴耶夫想要迁都这种事情。

    因此,张长亭的思维,很快转向另一个极端:如果大华实业没有拿出比自己更好的条件,那只能说明,俄罗斯人的条件是过于严苛了,也许,再做一段时间的工作,找对门路,也能拿到和哈萨克斯坦相当的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