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潜龙勿用 第九章 酸枣县令-第3/4页

加入书签
    离家之后姜泫带着姜服先到了西都长安,在长安,姜泫和姜朋得到了经学大家京兆长陵人赵岐(字邠卿)的推荐,前往青州北海高密,入得郑玄门下。这个赵岐是马融的侄婿,而马融则是郑玄得授业恩师,因为这层关系,姜泫和姜朋才得以冲龄入门。学满一年后,姜泫依照师命前往雒阳瞻仰太学石经,姜服年幼,则依然留在郑玄身边。

    姜桐托病辞官的个中缘由,韦驹基本也是知晓的,所以听姜泫说起姜桐称病辞官之后不是问姜桐的身体,而只是感叹朝中阉宦当权。

    问候过了姜桐,韦驹指着跪在堂中的人,道:“此人是县尉庄兴的门客王六,他已招供,王乔一案,庄兴也有参与,是奉颍川张家之命,欲劫夺从幽州运至雒阳,并途经我县的一批军马。伯霈在匡城乡所为我已耳闻,现在正要去捉拿庄兴,伯霈手刃王乔,相比定有兴趣一同前去。”

    “颍川张家?可是张让家?”

    “然也,正是中常侍张让家,伯霈可有兴趣?”

    姜泫不清楚韦驹的心思,但不论是只针对王乔和庄兴,还是要针对张家,姜泫都感兴趣,毕竟从诛杀王乔那一刻开始,姜泫就已经掺和进来了。只不过自己身份在这,毕竟是个外人,便假意推辞道:“泫不才,又是初来贵县,恐有不便。”

    “确有不便,不过王乔一案你也是证人,再者此案后续或许还有要你作证、出力的地方。”说到这,韦驹原本面带笑容的脸变得严肃悲怆起来,“阉宦之祸,我等士人无不痛心疾首,姜公亦深受其害,伯霈可不能袖手旁观啊!”其实韦驹打的主意是想利用一下姜泫,把整个姜家,或者至少这个曾八岁说退鲜卑大军、扬名天下、可媲美当年孔文举的神童姜泫拉到自己船上。

    虽然姜泫只是白身,但名声却胜过韦驹。韦驹心里怀了别样心思,见姜泫推辞,便将其谦辞误会成了姜泫想要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姜泫原本对韦驹的印象不错,但此时也看出来的韦驹的想法,虽说他也有意主动打击宦官的势力,但韦驹的手段无论如何都不怎么光明正大,他心里对韦驹的评价,便打了折扣,但也没有表现出来,还是欣然应诺:“泫谨遵君命!”

    “好!好啊!果然是汉阳姜氏子弟,不愧家风!”

    姜泫猜测到了韦驹是想拉拢利用自己,却没猜测到韦驹的通盘打算。毕竟年少,于朝中的局势和官场内情的看法不如韦驹、也更不如自己父亲那么透彻,他猜测的是朝中士人在陈耽遇害之后,已经开始了对宦官的反击,而韦驹就是这个马前卒。

    但实际情况是,因为姜桐暂且退隐了,韦家的人如今也没有在朝中做高官的,所以韦驹几乎是没有任何靠山,就算是姜桐还没退隐,那也只是个六百石的刺史,要不然韦驹也不会在交州那种蛮荒之地蹉跎数年之久。韦驹入仕至今已经十年,初始在姜桐手下为吏,后来得姜桐向朝廷举荐,本来也能轻松得一个中原美县做长吏,但因为没有出钱购官,还是看在家族和姜桐的面子上没有罢官,就直接就被打发到了交州,十年间几经辗转,也一直都在交州打转。

    交州那地方瘴气丛生、地广人稀,还远离中原,即使做出了什么成绩,也难以彰显名声。可是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等到了酸枣县令的空缺,而且这个空缺还正好落到了他头上。酸枣在兖州西边,临近司隶,在这里做出一些成绩、甚至干出一些大事的话,很容易就会扬名天下。

    年轻人难免急功近利,韦驹也是一样,最宝贵的青春浪费在了交州那种地方,所有不甘、委屈、消沉、愤懑等负面情绪在胸中酝酿了好多年,所以一回到中原,认为自己有了用武之地,难免激进冲动。所以此事完全就是他自作主张,其所针对的目标就是张让,只不过不求成功,只求成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