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筑造塞外新城-第3/3页

加入书签
    “下官理解抚台苦心!不过陛下说过,守不如攻,贼寇防是防不住的,煌煌大明当有强军开塞外之利,而不应费万民之利固守于九边之内!

    如今,玉林城只是开塞外之利第一步,接下来,还会有东胜、镇虏等城会相继出现!如今下官倒也有个不情之请,恳请抚台大人召集大同内军民修整从玉林到大同之路,以便将来将玉林之粮食畜生以及矿石运至大同!”

    张璁说着便又解释起自己为何这样建议,原因则是玉林一带靠河而地势平稳,故土地肥沃,矿产丰富,而大同又是大明要塞,且军民甚多,待将来玉林真的发展起来,就可以做为大同的粮食与矿产补给基地。

    丰巡抚点了点头,朝廷有意收复河套,于关墙外筑城,他自然也不能违背,而且他也知道,玉林一旦建城,那么就成为大同右卫之门户,道路自然是要整修扩宽的,不仅仅是为了便于军需物资补充,也是为了便于将来互相支援。

    “大同府内有很多卫所辅兵,虽不能上阵杀敌,但修路还是可以的,与其让他们闲着白领粮食,倒也不如让他们干干活,本官答应了!但是,本官要你和本官一起上一道奏疏,请求朝廷准予大同也制造水泥,以强边镇!”

    丰巡抚依旧对张璁所提的水泥念念不忘,他现在最想干的便就是让朝廷准予自己大同府内请人研制水泥,他相信只要大同边镇用上水泥,那大同边镇的边备便会加强数倍,即便是鞑子十万铁骑来攻,他也不再畏惧。

    但丰巡抚不知道水泥现在是不是中央朝廷为控制地方边镇而禁止地方烧制之物,所以为了让皇帝陛下允准,他想让张璁这个皇帝宠臣和自己一起上疏。

    张璁没有拒绝丰巡抚的提议,因为他知道朝廷只限制水泥的制造地区,以避免污染水域与影响山河之精气,但并不限制地方和私人制造水泥。

    丰巡抚带着和张璁一起联名写好的奏疏就回了大同。

    而张璁则继续投入到筑造玉林城的工作中。

    城内街道与建筑的筑造自然不再用水泥,而是直接用泥土夯实,即便是主干街道也只铺些条石。

    不过,这些民工们依旧干的很起劲。

    因为,张璁已经明言告诉他们,他们将要在这里重新安家,而且朝廷将会分给他们玉林城外的耕地,而且男女皆有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