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〇〇章-第2/3页

加入书签
    听到蚌娘娘出来打圆场,敖玉自然会按着蚌娘娘的意思来办,所以,她就没有接着说下去,这时候,灵山小道人刚要接着说话,不料,从山峰中间传来一阵十分难听,又十分刺耳的声音,紧接着,就见从山腰处飞来两只状如黄蜂,却有鸳鸯一般大小的鸟儿,不过,这两只鸟儿并没有飞到他们面前,而是飞了一会儿之后,又隐身了。

    灵山道人看到这两只鸟儿,立刻问道;“诸位,有谁知道这种鸟儿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能耐?”

    不过,还没等有人回答,灵山道人接着又摇晃着他那颗小脑袋解释道;“我要事先声明,这种鸟儿连同这处地方,我也是头一次来,所以,你们尽管猜,猜不出来也没关系,猜不对更没有关系,反正我也是头一次看到它。”

    蚌娘娘他们四人,听到灵山道人前后有些矛盾的话,又见他摇头晃脑的样子,虽觉得好笑,却又不知道他葫芦里面装的是啥,就互相看了看,江白是一脸迷茫的样子,敖玉所有所思,蚌娘娘在转动眼睛,唯有晋元,看着灵山道人说道;“道长,小的不才,不知能否说一说?”

    灵山道人见是晋元搭了腔,就好像早有准备似的,立刻回答道;“我就知道我这个问题太浅显,难不倒你这位儒生,你尽管说好了,常言道,知无不言,言而无罪,说,你尽管说,反正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鸟!”

    灵山道人后面的话,又暴露出他说话不着调的习惯,不过,这四个人似乎已经习惯了他这种说话的方式,就见晋元看了一眼灵山道人,突然说道;“其实,道长是在谦虚,刚才道长的一番话已经告诉我们了。“

    听了晋元的话,灵山道人立刻摇头摆手,连连说道;“胡扯,胡扯,我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说。”

    晋元是个谦谦君子,他见灵山道人极力否认,也就不再追究,而是轻声说道;“我记得在一本古书上有这样的记述,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

    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

    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

    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

    有草焉,名曰薲草,其状如葵,其味如葱,食之已劳。

    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

    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

    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

    墨水出焉,而四海流注于大杆。

    是多怪鸟兽。”

    晋元一口气说出来这么多,再看灵山道人,初时听得很认真,等到晋元说道是多怪鸟兽这一句后,立刻用尖细的嗓音喊道;“别说了,别说了,一会儿你把一本书都背下来了!”

    晋元听到灵山道人的尖细喊叫之声,立刻停下不说了,其他三个人都像看怪物似的看着眼前这位小道士,想要知道他下面还有什么惊人之举,果然,晋元停下后,小道士立刻接过来说道;“就算你有学问,我且问你,那昆仑之丘除了有什么神,什么古怪鸟兽之外,还有什么?”

    晋元再也不是小和尚了,也不是那个溺水被救的后生仔了,所以,他听了灵山道人的问话,立刻心知肚明,于是,他就说道;“莫非道长领我们来这里是取沙棠和薲草的!”

    灵山道人听了晋元的话,立刻环顾四人,口中颇为得意地说道;“我们之间虽然初次见面,不过吗,却是神交久远,特别是蚌娘娘的大名如雷贯耳,所以吗,我小老道理当地要为几位神仙眷侣献上一份厚礼,就当作是我过些日子参加你们的婚礼喜宴之时的礼金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