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兵过如篦-第3/4页

加入书签
    一路上大浪不断,夜晚更是寒风刺骨。守序穿上最厚的皮衣,外罩一件狐皮毛领的斗篷。伫立在甲板上,守序欣慰地看到这些常年在辽海大浪中搏击的明军水师都有很高的航行技能,在明朝晚期,南方各省的水师实际都出于荒废状态,只有郑芝龙的人船具备出战能力。而北方登州水师天津水师明显比南方水师强得多,他们身处前线,明军历次大战都少不了水师的支援。

    谨慎地绕过大同江口的岛屿,后面的航程无须担心会有礁石,船队放开了航速。大同江口距离山东半岛只有160海里左右,船队的航速有4节,4天后的白天,守序看见了山东半岛。明军的战船上都是一阵欢呼,看见山东半岛就意味着离家不远了。

    南海号上有明军提供的导航水手,守序又仔细对比了航道标,最终确认眼前是山东半岛成山头附近,再向东偏一点,就真的只能去江苏了。

    山东半岛在望,船队向西开始戗风航行,不停做之字运动。南海号和明军们的人手还比较充裕,可当他们花了5天时间才抵达威海卫时,所有的水手都快累瘫了,不得已之下,只能全部驶进威海,躲进刘公岛背后的锚地以避风避浪。

    会师总是让人高兴的。守序走前只给梅尔维尔号留下了50名船员,这些天他们只在威海卫附近捕到4头鲸鱼。之后风浪变大,梅尔维尔号干脆停止了捕鲸,在刘公岛搭建营地。

    威海卫的海湾内有一些锚泊躲风的商船,可能他们其中也不乏游走在海商与海盗边缘的人物,但梅尔维尔号毕竟是一艘红夷夹板船,依然拥有4门自卫的4磅炮和4门回旋炮,因此锚泊期间也没有人上来找麻烦。

    南海号从台北出发,中间除了在庙岛短暂停留过几天,一直处于航行状态,抵达威海之前的戗风航行消耗更大。守序决定在刘公岛休整一段时间。

    王宗云等人向守序辞行:“国主大人,将士们都想尽快回到登州,我们也需要向部院大人复命。我等商议过了,决定走陆路回去。”

    守序:“威海距离登州有300多里,你们确定没问题?”

    陈之俊道:“谢国主关心,我们是登州兵,不是客军,没问题的。”

    梁鹤翔道:“我们有部院大人的手令,回师途中可以在卫所里休息,也就七八日的功夫就回去了。”

    守序点点头,“好,那我就不送你们了。”

    金士英也向守序告辞,与王宗云一起赶赴登州,他需要尽快恢复在明朝的身份,并且拿到军职。临走前他把从辽东带回来的人交给守序照顾。

    跟随他回国的有500多人,在劫掠李朝的战斗中,这些人都分到了银子,因此其中的200多人在抵达威海后就提出要回家。这是应该的,为了保证他们能有充足的路费,金士英不仅把属于自己的那份白银也给了他们,并且向三个明军千户借了500两银子。王宗云等人没有考虑就答应了借钱。金士英忠烈之后,此战又立下大功,眼瞅着就是朝廷要重用的人物。

    剩下的300人无家可归,暂时只能寄居在刘公岛。好在曾樱做生意很守信,岛上按时运到了9000石粮食,不愁吃的,守序自然也答应下来。

    与谈好的价格相比,少了1000石,守序找来梅尔维尔号的大副雅克.罗西利,“粮食为什么会少了?”

    “阁下,运粮食的中国人说这叫‘漂没’”,雅克.罗西利模仿着汉语,“他们还说,因为登州离威海比较近,所以‘漂没’的比例很小。”

    好吧,潜规则。

    接下来的几天,索性也无事,守序便在岛上搭建一些临时居住的木屋,让士兵们可以上岸休息。金士英留下的人正好提供了劳动力。威海是不冻港,刘公岛海域的气温相对较高,有淡水,岛北面是海拔150多米的山峰,遮挡了寒风。岛南面地势比较平缓,守序把营地设在这里。岛上树木茂密,不需要登陆采集木料,守序只派了些人购买些木匠工具和铁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