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通州城下-第2/4页

加入书签
    昌平是京师屏障,又因其险要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最重要的是,昌平乃十三陵所在,崇祯九年之时,就曾经被建虏攻陷过一次,天寿山的明德陵被建虏焚毁,为此,崇祯帝还曾经身着素衣,哭着向祖宗谢罪,如果这一次昌平再有失,就算击退建虏,他这个主持大计的太子,恐怕也会受到群臣和崇祯帝的责怪。

    因此,宣大兵虽然不必入京,但却一定要防卫昌平。这一点,朱慈烺和兵部尚书冯元飚早有共识,建虏入塞后,兵部给宣大总督张国维的命令是:驰援居庸关,于居庸关驻兵,视机而动。

    崇祯九年那一次之后,朝廷大修了昌平城,就其坚固程度来说,朱慈烺是放心的,再说了,崇祯九年那一次也并非是被建虏攻破,而是内奸悄悄打开城门,放建虏入城,昌平总兵巢丕昌又是一个胆小鬼,不敢死战,屈膝投降,因而昌平被建虏轻易攻取,反倒是当时昌平城中的文官和太监都是死战,没有一人投降。

    而崇祯九年那一次建虏的统帅,正是阿济格。

    论起来,阿济格对昌平是轻车熟路。

    如果阿济格攻克了昌平,那么,翻越天寿山,从山中而走,再越过永定河,攻克良乡,绕过京师运河防线,就是一条可能的行军路线,虽然山中道路艰难,大军难以行走,但却也不可不防,就像己巳之变时,黄太吉绕过袁崇焕的兵马一样。

    因此,昌平决不能有失。

    当听到平谷被阿济格攻陷,建虏有向京北分兵的迹象后,朱慈烺除了严令昌平总督何谦、昌平总兵和应荐和昌平守备李守鑅(主守皇陵),死守昌平之外,又立刻急令宣大总督张国维调宣府总兵周遇吉驰援昌平,和昌平兵合兵一处,无论如何也要保昌平的安全。

    居庸关距离昌平不过四十里,算时间,周遇吉的援兵今日就可以到昌平。

    昌平无虞,京师的西线就无虞。

    而最后要考虑的,就是黄太吉和多尔衮亲领的建虏主力大军了。

    两黄旗加正白旗,还有蒙古旗汉军旗和少量的朝鲜仆从军,加起来最少八万人,正滚滚而来,以黄太吉和多尔衮的狡诈,两人应该不会强攻通州,那么,在面对拦阻道路的运河之水时,他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殿下,军报。”

    脚步急促,佟定方走了进来,双手呈送。

    朱慈烺接过了打开看,然后转对中军官佟定方:“建虏前锋已到通州了,立刻传令,掘开京师西北面的所有河堤,淹没京西道路。”

    “是。”佟定方急急去传令。

    朱慈烺再转对武襄左卫指挥使宗俊泰:“集合人马,我要出城探查。”

    “殿下,通州有杨军门,一切尽在掌握,您还是应该留在京师运筹帷幄啊,再者,天都快要黑了……”驸马都尉巩永固急忙抱拳。

    “坐在京师,如何能运筹?”

    朱慈烺迈步往外走。巩永固劝不住,只能无奈跟随。

    ……

    通州。

    保定总督杨文岳站在城头,脸色凝重的远望已经杀到的建虏大军。

    万千军马在城下奔驰,踏起漫天的黄尘,建虏八旗各色不同的旌旗在黄尘中若隐若现,身着各色甲胄的建虏骑兵遮天蔽日,声势滔天,将通州城外的原野挤得满满,战马打着响鼻,手中挥舞蒙古弯刀,久战之军散发的阵阵杀气,令杨文岳微微心惊,作为保定总督,杨文岳一直以来都是剿匪为主,鲜少和建虏交手,今日第一次见到建虏的庞大军阵,嗅闻到其间的阵阵杀气,不由得明白,松锦之战的十三万大明精锐为什么会败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