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第一章 源起-第2/7页

加入书签
    王小六此刻正跪在王府老夫人杨氏面前哭诉,王小六的家主,也即是大名王来廷的,算起来正是这位夫人的小儿子——王命德——的族兄,族中行二,只比王命德的哥哥小上一岁,却是他那一房的独子,虽比不得现下这一家的显贵,也是贵阳府中殷实人家。此番正是出门办事,于城外乡间遭了猡猡们的毒手。说起这贵州一地,自汉唐以来,乃有罗氏鬼国之称,贵州本也是“鬼”州而来,有明一代,汉人在此地才算站稳了脚跟,不过即便在这贵阳军民府中,猡猡(彝人)与狆苗(苗人)的熟番和其他土人也还在半数以上,以万户计。王小六自早间回到本府,府上只有本家主母萧氏,萧氏大女早已出嫁,府中再别无男丁主持。闻听老爷出事,连独子也失却了,至今生死未卜,当即没了主意。还好老管家有些计较,便又差王小六找到王命德府上禀报,名为禀报,实为求助,好歹有王命德出面,总比她萧氏一介妇孺的好。杨氏面前,王小六还要称唤一声老祖母的。

    见过了老祖母杨氏,却都是伤心,杨氏年老,听不得这些,也跟着唏嘘。此刻王命德也闻讯过来后间询问,既听下人说了里面情状,来向老母请过安,便宽慰道:“阿母莫要伤心,如今地方不平靖,小六这时节逃回,也不定看得真切,依儿子看,还需多派家人查问二兄及侄儿下落,小六不也说了,二兄一行也有七八伴当,还有惯使刀棍的,遇到猡猡,总不会束手待毙。”想了一想,王命德又道,“我再写个帖子与府中,看在大兄与我面上,徐通判与吴大府当不会推诿。”所谓府中,便是这贵阳军民府,现下的贵州州治所在,同在贵阳城中的还有新贵县和贵州巡抚衙门,只是事涉外路土人,县衙用处不大,巡抚衙门则少有能说上话的。

    须臾间,王老爷写好两封帖子,说明事由,便差来两个惯熟家人分别去送办,自己打发了王小六回去与自家主母禀报。那王小六也收起哭腔,起身告辞。出了王命德府,折向东头,自家主母正在等候消息。

    …………

    却说另一边,王府家人径直出了家门,往城南过了大十字口便分开,一人往西过了府桥,直接去官厅找了府中徐通判,另一人继续往南,绕过忠烈庙后墙往东头找到了顾指挥府上。

    贵阳府通判徐谏是云南举贡出身,王命德之兄初为进士时得授行人司行人,有明一朝,行人大都由新科进士出任,过去多有出使外邦的,到了嘉靖后,便多外放乡试主考,王进士主考的正是云南。徐谏的一位族弟便是那一科取中的举人,王兄乃是徐弟的老师,师生关系在当朝不比寻常,是以徐谏与王命德相善。徐老爷看了帖子,又问了因由,便说不用惊动吴府尊。他自管着一府钱粮刑狱,捕盗本也是他份内事,再说那王来廷,也是举人出身,徐谏见了还要尊一声前辈,读书人出了事,自不会推诿,当下便吩咐手下胥吏办去。

    此时,贵阳卫指挥同知顾丛新也知悉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着了得力手下派人护着王家家人先一路往播州来处查问,另起封给播州的公文,算是给手下外出找了因由,又好生安抚了王家家人一番作罢。

    卫有指挥使,而同知即是副职。顾同知所以礼敬王家,自有因由。王家祖上两支,一支在贵州卫,一支在普安卫,都是拿着军功的世代武职,到了王命德祖父王敬这一辈,才出了一位举人,官至知县,虽是外路官,但王家在贵阳军政两界中的关系可谓盘根错节,顾丛新交好王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他心想‘也就是遇上不开眼的蛮子,贵阳府的汉民哪里会不知道王家’。

    …………

    “这帮猡猡着实可恶。”所谓猡猡、苗狆都是贵州汉人对少民的蔑称,猡猡一词更是到了现代还是云贵三省汉人称呼彝人常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