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朕意已决-第3/4页

加入书签
    武媚娘代替李治,遍视殿中群臣。

    许敬宗看了一眼郝处俊。

    两名文臣,一前宰相,一个现宰相,都没急着开口。

    李勣摸着长须,眸光闪烁,似在沉思。

    李思文不像李勣那样圆滑,不过他习惯冷着一张脸,一时沉默。

    倒是现任兵部尚书萧嗣业沉不住气,迈出一步道:“陛下,武后,老臣已经看过那份奏报,吐蕃人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以老臣之见,当速发兵,剿灭吐蕃。”

    “不然。”

    一直没出声的郝处俊此时站出来道:“吐蕃地处西陲,地形难制,我军劳师远征,若去,贼势必遁走,追之不及,若我军退,则吐蕃故态复萌,此势难以破贼。

    若留重兵驻扎,久则师老疲弊。

    战,则顿兵挫锐,实非良谋。

    依臣之见,还是扶立吐谷浑王,令吐谷浑复国,以此牵制吐蕃。”

    李治登基之后,一共打了两场大战。

    第一是在葱岭外,对西突厥之战。

    一战灭西突厥,生擒沙钵罗可汗。

    二战,则是在辽东战场。

    先后征百济与高句丽,倭国。

    花费了数年时间。

    这令帝国的精力,大量被牵扯在这些战场上。

    这对高原崛起的吐蕃来说,是天赐的战略机遇。

    一个大帝国的崛起,势必要向外扩张。

    而且是向富饶之地扩张。

    如此,吐谷浑就成了吐蕃必然要攻取之地。

    也是吞噬大唐的前进基地和跳板。

    这些年,吐蕃先是出兵十二万,击白兰氏,后来不断攻略吐谷浑。

    最后吐谷浑实在是受不了了,国王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引残落走凉州,向李治上表请求内附。

    这还了得?

    当时大唐与高句丽的战争正到了关键时候,哪有空管吐蕃的事。

    于是便以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独孤卿云等屯凉、鄯州。

    后来又以开武候大将国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节制诸将,稳定局面。

    这等于是大唐在吐谷浑方向,上了双保险。

    一是郑仁泰,二是苏定方。

    有这两员大将坐镇,再加上手里有幕容诺曷钵这张牌,随时可以助吐谷浑复国。

    待大唐从东面腾出手来。

    可以集中精力,将吐蕃给打得满地找牙。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大概是老天眷顾此时的吐蕃,大唐的布置,双保险,居然先后出了问题。

    先是郑仁泰突然死于任上。

    以致青海道大总管空悬。

    接下来,统管大局的苏定方,终于受不了数年来东征西讨的奔波,再加上年岁已高,在前线病倒。

    苏定方这一病,延绵有半年之久,时好时坏。

    苏庆节之前都要打算去吐谷浑那边,在苏定方身边照料。

    郝处俊的话才刚落下,李思文站出来向李治和武媚娘道:“陛下,武后,以臣之见,吐谷浑此次王俱灭,若待吐蕃数年时间,只怕吐谷浑彻底变为吐蕃国土,到那时,我们想要收拾局面,会更加困难,不若趁现在,一鼓作气,抢回吐谷浑,做战略缓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