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个折子,都盯在这,还不是怕漏掉了自己,鹤泰对此心知肚明,所以即刻给他们吃了个定心丸。
这几位在鹤泰办案期间,确实出力相助,不过既是为官,出力也是理所应当的份内事,不过他们是此次的贪腐案中没沾上的几位,而且官位不是很高,能明哲保身已是不易,既然敢于出头了,不管是不是因为想攀结立功,鹤泰也愿意给他们这个人情。
“下官可不是这个意思,下官做的只是分内事,不敢邀功。不敢!”
“下官也绝没有这个意思,能为王爷分忧已是荣幸之至,都是应该做的,谈何功劳?”
“下官是听闻王爷已命人打点行装,准备返京,心有不舍,特来恳请王爷多留些日子,我等也好有机会聆听教诲,丝毫没有其他意思。”
这次若不是因为鹤泰的身份,恐怕他们也不敢提供证据,又挑头帮助办案。想抱住皇家的大腿,这是难得的机会。现在案子结了,自然是希望在奏折里能给自己一点笔墨。或者是鹤泰的一句话也成。京官啊,又是亲王,能扯上点关系那可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所以盯在这,确实有不让鹤泰忘记自己的意思,而现在鹤泰如此坦率的打消了他们的疑虑,他们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仿佛被看穿了心思的尴尬。
所以便各自找着借口。甚至有些鄙视自己的小肚鸡肠,人家是皇子,整个江山都是皇家的,又是亲王,要身份有身份,要银子有银子,还会贪图这点功劳?真是可笑。而且本来自己做的就是份内的事,在其位谋其事,食君之俸禄自然要为君分忧,还想捞什么封赏?想着想着恨不得收回方才的话,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太丢人了。
“众位有没有这个意思不重要,本王的意思说的很明白了。凡是出了力的皆记在奏折内,众位为国出力,为君分忧,皇上明察秋毫,心中自然有数,本王离开以后,还望众位精诚团结,共同将平州维持好,等待圣谕下达新任官员赴任。”
“一定,一定,王爷放心。”
“王爷尽管放心,我等一定精诚团结,好好配合。”
见这几位官员都郑重的表了决心,鹤泰放心了些,平州这一案已伤筋动骨,现在经不起什么风浪了。
没来之前,他以为皇上之所以叫他来这一趟,是因为他在外征战,虽立赫赫战功,却终究远离京城,如今封了王,进了朝堂。总要做点什么吧?来树立威望。
到了地方,清楚了形势,才发觉派他来的真正用意。真的没自己所想的那么简单。
平州府的事还真不算小。关系也很是错综复杂。
本就是贪腐案引发的命案与暴乱,而且首恶竟然是平州的一位世袭的侯爵,伙同了知州一同犯案,知州乃平州最高官职,属下的就算知晓也不敢言说,更无处诉说,曾有一正直的部属越级上报,结果石沉大海不说,那部属不久后也莫名死了。想那知州的上头更是有人,至此更无人敢动举报的念头。
若派一般的官员来,想来肯定是要么查不出什么,即便是查出了什么也会有不公正之嫌疑。万一与知州同流合污,蒙蔽圣上。所以派普通官员,想必皇上也不放心。因为如此张狂的敛财,许久不为人知,与朝中臣子或许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知州私下擅自增加了赋税,百姓亦苦不堪言,几年后终于忍受不了引发了暴乱,砸了州衙的大门,知州便命兵丁捕了那些百姓,全部杀掉了。事情闹得越发大了,百姓逃亡流落与外地,四处的鸣冤,几经辗转间,消息才传到皇上耳朵里,所以此时只能由皇家人出面,才能威慑得住平州的官员,使他们敢说真话,敢于揭发。也才能表明皇上的重视,才能安抚民心,清除百姓心中的惧怕担忧。
贪腐,即是搜刮民脂民膏,同时亦贪了本该入国库的银子,中饱私囊,皇子乃皇家人,绝对不会姑息养奸。
所以这种严重的形势下,鹤泰的身份就比较合适,是官员,又是刑部的,这案子也牵涉了人命。而且还是皇子亲王,更能消除百姓心中的疑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这几位在鹤泰办案期间,确实出力相助,不过既是为官,出力也是理所应当的份内事,不过他们是此次的贪腐案中没沾上的几位,而且官位不是很高,能明哲保身已是不易,既然敢于出头了,不管是不是因为想攀结立功,鹤泰也愿意给他们这个人情。
“下官可不是这个意思,下官做的只是分内事,不敢邀功。不敢!”
“下官也绝没有这个意思,能为王爷分忧已是荣幸之至,都是应该做的,谈何功劳?”
“下官是听闻王爷已命人打点行装,准备返京,心有不舍,特来恳请王爷多留些日子,我等也好有机会聆听教诲,丝毫没有其他意思。”
这次若不是因为鹤泰的身份,恐怕他们也不敢提供证据,又挑头帮助办案。想抱住皇家的大腿,这是难得的机会。现在案子结了,自然是希望在奏折里能给自己一点笔墨。或者是鹤泰的一句话也成。京官啊,又是亲王,能扯上点关系那可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所以盯在这,确实有不让鹤泰忘记自己的意思,而现在鹤泰如此坦率的打消了他们的疑虑,他们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仿佛被看穿了心思的尴尬。
所以便各自找着借口。甚至有些鄙视自己的小肚鸡肠,人家是皇子,整个江山都是皇家的,又是亲王,要身份有身份,要银子有银子,还会贪图这点功劳?真是可笑。而且本来自己做的就是份内的事,在其位谋其事,食君之俸禄自然要为君分忧,还想捞什么封赏?想着想着恨不得收回方才的话,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太丢人了。
“众位有没有这个意思不重要,本王的意思说的很明白了。凡是出了力的皆记在奏折内,众位为国出力,为君分忧,皇上明察秋毫,心中自然有数,本王离开以后,还望众位精诚团结,共同将平州维持好,等待圣谕下达新任官员赴任。”
“一定,一定,王爷放心。”
“王爷尽管放心,我等一定精诚团结,好好配合。”
见这几位官员都郑重的表了决心,鹤泰放心了些,平州这一案已伤筋动骨,现在经不起什么风浪了。
没来之前,他以为皇上之所以叫他来这一趟,是因为他在外征战,虽立赫赫战功,却终究远离京城,如今封了王,进了朝堂。总要做点什么吧?来树立威望。
到了地方,清楚了形势,才发觉派他来的真正用意。真的没自己所想的那么简单。
平州府的事还真不算小。关系也很是错综复杂。
本就是贪腐案引发的命案与暴乱,而且首恶竟然是平州的一位世袭的侯爵,伙同了知州一同犯案,知州乃平州最高官职,属下的就算知晓也不敢言说,更无处诉说,曾有一正直的部属越级上报,结果石沉大海不说,那部属不久后也莫名死了。想那知州的上头更是有人,至此更无人敢动举报的念头。
若派一般的官员来,想来肯定是要么查不出什么,即便是查出了什么也会有不公正之嫌疑。万一与知州同流合污,蒙蔽圣上。所以派普通官员,想必皇上也不放心。因为如此张狂的敛财,许久不为人知,与朝中臣子或许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知州私下擅自增加了赋税,百姓亦苦不堪言,几年后终于忍受不了引发了暴乱,砸了州衙的大门,知州便命兵丁捕了那些百姓,全部杀掉了。事情闹得越发大了,百姓逃亡流落与外地,四处的鸣冤,几经辗转间,消息才传到皇上耳朵里,所以此时只能由皇家人出面,才能威慑得住平州的官员,使他们敢说真话,敢于揭发。也才能表明皇上的重视,才能安抚民心,清除百姓心中的惧怕担忧。
贪腐,即是搜刮民脂民膏,同时亦贪了本该入国库的银子,中饱私囊,皇子乃皇家人,绝对不会姑息养奸。
所以这种严重的形势下,鹤泰的身份就比较合适,是官员,又是刑部的,这案子也牵涉了人命。而且还是皇子亲王,更能消除百姓心中的疑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