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分堂习武

加入书签


    步法既成,张英便将木青羽交到杨虎手里。

    杨虎冷笑一声,取过一根长竿来,长约丈许,竿尖上面悬着铁称砣。交到木青羽手里,让他单手握住竿尾,然后身子不动,以竿尖上的铁称砣去撞丈外的一根木桩,笃笃有声。

    杨虎却搬一把椅子来,半坐半躺,喝茶乘凉。

    木青羽初时还以为容易,笃笃之声响个不停。但舞不上数十下,却觉得长竿从原来的数斤重,变得如有数十斤,直至数百斤重一般。

    只要笃笃声一慢,杨虎就睁开眼,踢过一块石头,击在木青羽屁股之上。他吃痛之下,只得又努力提竿击桩。

    此后数月,都是如此,手腕都变得红肿起来。但木青羽也甚是硬气,咬紧牙关苦练。

    杨娥见了,也自生怜,便用热水泡过丝巾,给他休息时敷在手腕上,伤痛可以稍减。

    林之骥有时候也来看他练功进度,点头不语。却叫家人去买些药来,熬了给他内服外用,这些药草,对打熬筋骨极是有用。

    又过月余,木青羽终于过关,手提长竿,宛如无物。指东打西,应用自如。

    杨虎哼了一声,道:“瞧不出来,你这小子倒能吃苦!从明天起,就不用练这根竿子了。我先教你一套拳法。”

    木青羽大喜,长竿一扔,跳了起来,叫道:“谢谢二师兄!”

    杨虎板着脸不说话。等他跑远,却转头向不远处正练剑的杨娥做个鬼脸。原来这却是他们几人的主意,故意让杨虎不茍言笑,这样一来,更能激发木青羽发奋练功的毅力。

    次日杨虎果然细细跟木青羽讲解杨家祖传的六合拳法,单是手眼身法步,就有闪、展、腾、挪、俯、仰、弯、折、缩、吞、吐、冲、撞、挤、靠等拳诀。

    而出拳之法,又有四击、八打,却是踢、打、摔、拿。单是踢法就有蹬踹分摆弹,缠扫挂点铲;打法、摔法、拿法,也各有千秋。

    仅只是拳法练将下来,没有十年功,也算不得高手。之后又练刀法,剑法,枪术。练功虽然辛苦,但木青羽却咬紧牙关,硬是坚持下来。

    木青羽虽说看上去有些木讷,跟人说话一愣一愣的,似乎有些傻呼呼的。但练起武来,不怕吃苦,天分颇高,领悟极快。

    林之骥听说了,也自欢喜。他虽在杨家练武,不时也到林之骥屋中去,偶尔读书写字,又听林先生讲些历史典故,算是文武兼备。

    半年之后,木青羽已将练武的基础打牢,正好也到了新进弟子分堂习武的时候。

    杨家武馆分为拳堂、棍堂、刀堂、剑堂,分别由杨虎掌管拳堂,李成掌管棍堂,张英堂管刀堂,杨娥掌管剑堂。

    新进弟子练了一年左右的基本功,然后就要择堂拜师,专学一门武技。

    这一次参加分堂习武的新进弟子有十来人,大多是昆明城中的子弟,都想着只要进了沐王府第一教头的武馆,将来怎么也能混个侍卫当当,对于平民百姓来说,那也算得一份上好差事了。

    杨家武馆之中,外门弟子还有三四十人,分别由杨世英的四名亲传弟子教导。杨娥也带了六七个弟子,其中还有两名女弟子,张英、杨虎、李成三人则各带十余人。

    因为四个亲传弟子年级不太大,而且也未出师,只能算是代师收徒,所以门中弟子都以师兄师姐相称,而尊称杨世英为师父。

    事实上杨家武馆的事,杨世英早就很少过问了,顶多闲时过来指点一下四个亲传弟子,然后喝喝茶,坐一会儿就走了。

    到了分堂习武这一天,也是对新进弟子的考核。只要四大弟子认为你是可造之材,便能进入堂中习武。

    只不过若是有基础打得太差的,也有可能被拒之门外,继续和下一批新进弟子再练一年基本功。

    木青羽练功刻苦,基本功又极是扎实,虽然入门只有半年,却早就是各堂争抢的目标。事实上想去那一堂习武,就任凭他一句话了。

    木青羽少年心性,喜欢棍术,于是选择了棍堂。李成大是高兴,张英、杨虎不免大为失望。杨娥是个女子,也不便争夺男弟子,倒是显得无所谓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