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拜师卢植

加入书签


    前文说到林富作势要走,卢植出手阻拦,这才给了林凡一个考校的机会,古人对于“师”之一事甚为看重,卢植治学更是严谨,瞬间就收起了刚才的嬉笑神态,脸色变得严肃?。

    林凡一时间还未从刚才的搞笑情节中转换过来,多亏了林富暗中推了他一下,这才醒悟过来,连忙憋着笑,嘴脸也变得肃然样,只是身体隐隐有所颤动,害怕失了礼数,把头埋的很低。

    ???卢植走到书桌主座上坐定,算是考校正式开始,林凡不敢怠慢,忙上前迎去,弯腰作揖,礼数甚大,腰背与腿都成了个锐角,也惊了卢植一跳,“末学晚辈林凡见过卢公!”

    “勿需如此,我与你父乃是生平知己好友,想当初你幼时我还曾抱过你,此次考校只是一些简单地问题,也不需你多大水平,照实回答即可!”卢植虚扶一下,冲着林凡客气的说道。

    “是,林凡谨记。”林凡答道。

    “可曾在县上进学?曾读得何书,都学过什么学问?”

    林凡思考了片刻,摆了个很认真的姿势道:“学生所学颇杂,还请明公细细听辨。学生少时曾在县中进学,儒家“六经”也都有所涉猎,只是当年读书之时年纪尚小,在加上所读先圣经书言辞古奥,实在难懂,有一部分是一看而过,死记硬背下来,不求其解,剩下的也只是粗粗读过,现在记忆清楚的只有一些片段而已。”

    何为儒家“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东汉末年也只有这些而已,后世《乐》经就逐渐失传了,就变成了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在之后的朝代又加入了更多的成分就逐渐演变成了儒家十三经。

    为什么要说这个?是因为儒家文化林凡还真的知道一点,就这个林凡还真没吹牛,作为历史系的大学生,怎么着也会三两下子,虽然自己研读的不深,但是知道的广啊!

    卢植听了,略一抚须惊奇地说道:“公子真乃聪慧之人!儒家所著六经之中林林总总,覆盖及其广阔,我曾在当代经学大家马融门下就读,老师穷其一生,也未能将经学研究透彻,卢某更是不堪,你能在幼时进读儒家巨著,也算不错....嗯,公子若真能拜我为师,卢某厚颜也能为你解答一二。”

    卢植说完就给林凡出了些题,遇到会的,林凡就展开功夫,给卢植好好说道说道,其中不乏有后世的另外角度的注解,卢植听得尽兴,也不时给林凡说说自己的看法,相谈甚欢。

    若是遇到不会的,林凡就插科打诨岔开话题,寻找书中的其他桥段来询问卢植,卢植也一一作答。

    “《春秋》你也读过吗?《春秋》可比其他经书更难读,我当年读《春秋》时,可是读的头晕眼花。”

    “不求甚解!”

    卢植笑骂道:“你这小子,读《春秋》当先读注解,不然哪里看的懂啊,《左氏春秋》最为简单详细,可以作为入门读物,或者家师曾撰成《春秋三传异同说》也不错,正适合现在的你。”

    林凡应声称是,接着又说道:“卢公稍等,且再听我言。待我年长时,又开始读兵书,意欲效仿卫,霍之志,北击鲜卑,保卫我幽州百姓,《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现已读完,正在研究《吴子》。”

    卢植的兴趣更浓了,“志向远大,不错,不错,男儿当先立志,方能成才,至于这兵法之说各有各的特点,《孙子兵法》为总纲,《孙膑兵法》为战阵,《吴子》为克己,既如此我再考校你几个问题...”

    说着又问了林凡几个问题,林凡一一对答如流,不再像前面提问经书的时候有遗漏的部分,问完之后,卢植以手抚须,默默地思考着,看卢植的表情来说,对林凡还是比较满意的。

    林凡能够如此,一方面是原本自己就知道一点,来到三国之后,为了在乱世生存下去,就必须找来兵书充实自己。话说这兵书并不好找,古代书籍少且珍贵,被豪门大族全都锁在自家院中,轻易不会流传出去。寒门子弟读书都不容易,何况兵书,林府虽然有钱,但是底蕴不够,一时半会也找不来兵书,就在千难万难之际,幸好由李氏拿出这三本兵书来,来东汉六个多月时间,林凡也在刻苦钻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