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北京学拳学画-第3/3页

加入书签
    当王南提到正式拜师的事情时,老先生笑了,说:“你已经拜过了,我也教过了”。

    孙二先生走的劲路与王南不一样,他的八卦拳走的势如奔马,手上的拧转裹翻碰不得,以王南的功力根本不能硬接,王南只能深表佩服。

    当然,接不住劲儿不代表不是对手,王南走的轻灵,也不以接劲发人为主。他反应快,走转迅疾,转翻不定,孙二先生也摸不到他身上。等王南拧身切入直取要害时,孙二先生也如临大敌般身取守势。两个人的风格正好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每次都可以尽兴的试着各种攻守手段。

    这时的武术圈交手,带有很大的人文成份。真正搏杀实战过去是冷兵器的事儿,现在是手枪步枪机枪大炮的事儿。武术圈子,以武术结圈生存,与后世那种运动员模式依附政府和商业机构的赞助表演比赛模式生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环境。

    在这期间,王南看到北京武术圈子里的很多人过来拜访孙老先生,很多人请教拳学上的各类问题,王南听了也受益很多。还有很多武术圈的趣事听着也觉得特有意思。

    有时孙老先生会把王南介绍给那些人,说这是我学生,他的八卦拳可称一绝。要知道这老先生就没夸过八卦门的年轻人,很多人就此与王南折节相交,王南也就此认识了很多练家子。

    当然,武术圈子其也是个是非圈,毕竟象孙老先生功成名就安享晚年的还少,为了多收两不懂世事的徒弟,圈子里泼脏水编故事的数不胜数,只是这时代较真起来容易出人命,还没有人敢公开信口雌黄。不象后世人根子烂了,把故事编的离奇古怪的,明明他祖师爷是个收破烂的,还能把人家军长打的下跪求饶。

    王南一家三口的钱财不少,又没长辈管着,所以遇到什么新鲜的事物都去尝试。有一天,王南看到了电影厂,就跑过去问拍电影的价格,得知拍一个小时长几百大洋时。又跑到孙先生家里,请孙先生把拳剑都拍成电影。孙先生在南方时已经拍过几段电影,倒也是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回事。于是就给孙老先生拍了部三拳三剑的电影,洗了两份拷贝,孙先生留一份,王南自己留了一份。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