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

加入书签


    大船的到来,让赵信有了更多的想法,他知道,在定海军,没有专门的招募属于海运的人员,走上去,简单的询问了一下负责船队的人员。

    很快的,一个身穿着北宋武官服饰的人,快步的跑了过来,不是全甲,可是看起来,却有些英武不凡的。

    这名军官是负责整个船队的军官,临时前来,属于海州巡防营的一位八品武官周志,一直都在船队上面工作,现在,暂时帮助定海军,组建水军。

    30艘大船,就算是淮南东路,也是好不容易才凑齐,来到了定海军之后,开始没有什么工作,临时执行了几次任务,主要是来往于的定海军和海州之间,负责把灾民送到了定海军。

    目前定海军的这个小岛,集中了差不多25万人,都是通过这个船队,慢慢的集中上来的,在人员密集的时候,他们起到的作用很大。

    不过现在,伴随着灾民的逐步减少,之前跟淮南东路商定的,可能是超过了30多万人,只不过,灾害减轻,并不是么一个人都愿意远离家乡,再加上洪泽湖的附近,还有海州,也安置了差不多几万人,25万已经是极限了。

    当灾民不在过来的时候,大船就没有什么作用了,现在,更多的是要执行海上运输。

    定海军有钱,确切的说,是赵信有钱,通过铁匠作坊,赚取了接近千万贯,钱粮上面都不缺,可是淮南东路刚刚遭灾,大肆的购买粮食,肯定要出问题。

    刚开始,因为没有赵信的提点,他们就是就近,在海州购买,可是大量的人员集中,再加上定海军有钱,海州的粮价开始上涨。

    粮价,是关系到民生,刚开始,一两成的涨幅,并不会惊动上层,可是在这个时节,粮食的价格上涨了差不多一倍,顿时让海州苦不堪言的,甚至也惊动了海州的官员。

    一番调查之后,知道是定海军的所为,没有动手,不过通过官面渠道,知会了这边。

    这时候,定海军才知道了这个结果,他们没有资格处理,赶快的通知了赵信。

    赵信在知道之后,当时的想法就是,一件事情没有通知到,就出问题了,粮食,还有哪里比江南更多,去江南买啊。

    就这样,定海军粮食的采购,就从海州转向了江南,顺便的,还采购了一批粮食,用于平抑海州的粮价。

    因为定海军的成立,造成的粮食危机,因为海船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一只庞大的船队,得到了解决。

    30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最大的有3000料的船,总计超过了,7.5万料,一次性,可以运输7.5万石的粮食,这是一格巨大的数字。

    这里距离江南产粮地,不算很远,哪怕一次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可是单纯一石粮食降低30%,也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

    江南的粮食总量,也不存在,跟定海军一样,随便的购买都会上涨,别说是25万人,就算是250万人,也不可能的,那里是整个北宋的粮仓。

    周志在灾民大部分都送到了定海军之后,留下了4条中型福船,用于来往于海州和定海军之间,剩下的,都投入到了粮食购买和运输之间,这不,2天前,新一批的粮食,运送到了定海军,正在卸货,三四天之后,就会重新出发。

    在大船的附近,还有大量的人力,正在大船上面搬运,把装好的粮食送入到粮仓之中。

    船队负责运输粮食,赵信很满意,这跟他的计划稍稍有些出入,却提前培养了的水手,他没有介入这些,只是告诉周志,准备扩大规模,并且从他的渠道,招募一批海船水手。

    当周志问道规模的时候,赵信只是淡淡的说了,越多越好,首批的海船,3000料以上,就是一百艘的规模。

    100艘规模的海船,周志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赵信的手笔会如此之大,定海军么,一个跟淮南东路转运使一样级别,肯定是有渠道的,他在海军方面,还是有些关系,废点功夫,联络一些袍泽,还是没有多少问题。

    来到定海军之后,他的职级,实际上是在上升的,原来在水军,他负责后勤运输,掌管的只是两艘800料左右的海船,现在提升了15倍,这已经是很高的待遇了,未来,伴随着定海军的扩大,可能要达到130艘,这是从来都没有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