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四十二年八月初,林知任、黄清涯一案三法司会审终有结果。林知任对风净洛所列数罪供认不讳。经三司合意,上书赵匡舟流放黄清涯至边城沙地,林知任念往日功绩剥官收府,永不允入乐都。
待诏一出,风净洛连参太子赵毅数条罪状同附林知任狱中供词,其中以涉嫌纵容林知任“欺罔不法,贪恶殃民”及乐都女子失踪案最重。
九重金殿,清丽声句句狠厉,直令满朝文武哗然,更使得龙颜大怒。
殿下众臣面面相觑,却无人敢当面言之。赵匡舟宽脸作怒,心中惊疑故迟迟不肯下旨彻查。
风净洛冷声再奏,直指太子赵毅有结党不臣之嫌,不光纵容林知任欺罔不法,贪恶殃民,更胆大包天凿空乐都东市徐林街醉雨楼地底私修宫殿,殿内陈设与乐都皇宫无差。
此奏顿如狂风飙过,人人鸦雀无声,赵匡舟又惊又怒,当即令三法司彻查,暂拘禁皇太子赵毅于东宫。
翌日,大理寺少卿李从文、刑部侍郎明鹏与御史台中丞尚杰各自带人于醉雨楼地下探寻到风净洛所诉宫殿,查获金银无数及最近一批曲昌贡物。乐都城内失窃女子也尽数在殿内找到。
八月十二,乐都女子失踪案告破。
八月十三,三法司上书经查证风净洛所奏皇太子赵毅之罪属实。另奏皇太子赵毅“私修宫殿,殿内陈设与天子无异,所用诸物皆为天子之黄。”
八月十四,赵匡舟连夜召请二府,枢密重臣南书房议事。南书房彻夜灯火通明,直至早朝方歇。
八月十五,赵匡舟宣布废黜皇太子赵毅,拘禁幽安宫即刻执行,并称暂无立储之意。
八月十六,赵匡舟遣太常寺官员以废太子一事告祭天地、宗庙、社稷。
八月末,赵匡舟以风净洛于林知任及乐都女子失踪案中有功,擢升为门下给事中,兼翰林学士承旨,长待君左右,每日上朝谒见。享四品之俸,赐紫服,金鱼袋。
风净洛当即奏明,林知任一案尚书都事王焕发现土贡之疑相告及时功不可没,她实乃不敢一人居功。
赵狂舟遂允其情,擢升王焕为枢密都承旨,正五品,赐绯服,银鱼袋。
自此,司徒弘一案牵扯出的滔天风波终停。
※※※
幽安宫,烛火诡明。
黑影快入虹芒,避过重重守卫直入寝殿。他隐身在暗处,轻轻掀开窗户只留一条缝隙悄悄打量。
殿内一角宫灯昏暗,赵毅撑案跪坐,左手执壶右手执杯不停灌酒。他只觉有风刮来,灌酒的手一停,迷蒙眼下赫然多了个纸团。
混沌顷刻散去,冷眼陡眯,他捂在掌心揉了把缓缓展开。
纸上只有“稍安勿躁”四个字,却令他眉染喜色,更加笃定没将韩从逸拖出来抵罪是正确之举。
他难掩激动的端酒又饮了口,双眼沉暗,似想起什么,重重将酒杯砸在地上还觉得不够,疯了般撕碎纸团,阴恻低语:“风净洛……”
殿外黑影确定纸团已毁,如来时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窗边。
※※※
“从午时进门现已日落西山,你话也不说人也不理,到底霸在我这儿做什么。”风净洛沉不住气的打破久久沉默。
案边男子,一身白衣,纤尘不染,清净之气萦绕,似与万物融为一体,又似与尘嚣俗世格格不入。
风净洛轻蹙柳眉,虽贪看他沉默时的慵懒之态,却耐不住高深莫测且肆无忌惮的多番打量。忍不住道:“若云大人无话可言便请回,下官还有事待忙,无空陪大人闲坐。”
云陌劫推案起身,目光紧锁她一步步缓走。
风净洛一惊,也跟着站起,强忍住想退后的冲动,顶着他专注目光未移。
云陌劫停在她身前,目光下移,大掌同时伸向腰间,勾起金光轻摩。倾身靠近她耳边,声音压得极低,“你可知司徒弘一案为何会进行的顺利无阻?”
风净洛强迫忽略颈侧泛起的酥痒,故作无事道:“圣意使然。”
幽光掠过黑眸,唇贴在耳珠,湿气喷洒,“陛下有意彻查司徒弘一案,但朝中无人敢接,你可知为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