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2/2页

加入书签
    每节课上课的时候,每个人都必须讲出自己把10面“墙”和20根“柱子”在自己的“棋盘”上贴成那样一个格局的理由,必须讲出“柱子”和“墙”围合起来的空间会有哪一些可能。老师听过之后会把他认为不必要的“墙”和“柱子”取走,要求学生的10面“墙”和20根“柱子”都必须放在最必要的位置,如果老师取走其中的一面“墙”或一根“柱子”之后,原本围合起来的空间还在,那么这个同学的作业就是失败的,必须回去修改;反之,如果老师取走其中一根“柱子”或一面“墙”之后,原本围合起来的空间就会变成另外一个空间,那么这个同学原先的摆放就是成功的。

    那段时间,校园里常常可以看见有人拿着一个棋盘一样的东西,把上面的小方块粘来粘去,在路上非常引人注目不用说,那一看就知道跟王柠是同一个专业的学生。

    王柠一开始制作“棋盘”的材料是KT板,KT板的本质是泡沫,用到后来,一把“柱子”拿起来,“柱子”就直接断开了。这些“小棋子”每节课都需要被移来移去无数次,用没多久就开始变形,“柱子”和“墙”的棱角都不见了。王柠又只好换了一种材料,用PVC板重新做“柱子”和“墙”还有“棋盘”,这才相对耐用而且美观一些。

    到后来,“10+20”又改成了10根“柱子”和20面“墙”的组合,还有30根“柱子”或30面“墙”的组合,每个人人手三个棋盘,上课的时候就在专业课室里的大桌子上一一排开。

    零件太小,贴来贴去会经常弄丢,王柠干脆批量生产了一大堆“墙”和“柱子”,放到一个透明的密封袋里随身带着,方便使用。

    当老师从各个同学的“棋盘”中选出一个他最满意的,这就意味着这位同学所设计的茶室一楼的格局已经基本确定了。每个人的进度都不同,有人摆放了三个“棋盘”,老师一直都不满意;有人则很快就已经确定下来,可以进行二楼的设计。

    二楼的要求是“10+10”,即10根“柱子”和10面“墙”,同样也是使用把“柱子”和“墙”粘在“棋盘”上的方式来与老师一对一地讨论。

    二楼可就不像一楼那样可以随意地粘贴“柱子”和“墙”了。一楼已经确定下来,二楼摆放“棋子”的位置就会有局限。一楼没有柱子的地方,二楼就不可以在那个地方设置柱子,二楼的所有柱子和墙都必须是从一楼已有的柱子和墙延伸上去。

    大部分同学开始设计二楼的同时,另外一项作业又布置下来,那就是要制作这个茶室的基地模型。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