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君臣之争-第3/4页

加入书签
    正在此时,忽然从外头来了禀报:

    “报!皇上,有人击鼓鸣冤。”

    宫门设有天自股,如有人击鼓告状,先打三十大板,高鹤登基不过半月,竟然有人告御状?

    高鹤一副蒙的神色,众大臣却颇有一种看笑话的冲动,只听今上愣了下,便支吾道:

    “那、那叫进来吧”

    于是不多会儿,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带着个七八岁的孩子就进来了,那妇人走路一瘸一拐的,显然是刚被打过板子。

    一被带到殿堂中间,就噗通跪下了,旁边的侍卫道:

    “启禀皇上,民妇欧姚氏带来!”

    高鹤一副终于稳住了的模样,道:

    “欧姚氏,你有何冤情!”

    那妇人哀哀怨怨,声音洪亮的一番哭诉,加上孩子在旁边啼哭,好一个凄惨。

    而旁听的众人和锦乾帝则是越听越震惊,那妇人还未说完,蔡延已然受不来了,立马就站出来道:

    “皇上,这是诬告!”

    高鹤一副很难办的模样,那边妇人则一点都不怵,反驳道:

    “我就是证据,我乃姚家嫡出二女,蔡国公家的公子,你难道不认识了我吗?!”

    蔡延一惊,回头仔细一瞧,可不是出自姚家的嫡出二女嘛,因为头发蓬乱,加上非常憔悴干瘦,以前顶多见过一两次,哪里还能认得出。

    而这欧姚氏要告的,正是镇国公屠杀她欧家满门。

    这事儿当时报到了地方衙门,知道消息的都忍不住为曾经的权臣喟叹,想不到啊想不到。

    要说姚家在左丞全家被屠前,早就被抄家了,姚波被斩,姚家其他子弟被发配流放,几个外嫁的女儿,没有被休也过的凄凉,哪里还敢管欧家的事情。

    没有人追究,又有人故意压着,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众人听完这经过,全都震惊无比,可不是震惊蔡家屠杀了欧家,毕竟皇后害死了蔡贵妃,断送了将来的外戚之路,以镇国公的脾气,不做点什么自然难消心头之恨。

    所以他们震惊的,是这欧姚氏怎么会逃出来的?而且,逃出来后又怎么来的京城,还告御状?

    高鹤在堂上一番踟蹰,底下镇国公的党羽们立马站出来为他说话,高鹤忽而问道:

    “右丞,你怎么看?”

    右丞想了想,出列道:

    “既然欧家被屠是真,虽然左丞辞官,但也曾为国效力,如今满门被屠,实乃人间惨案,不管怎么说,应该彻查!”

    后头参知政事、黄忠等人均出来附和,于是最后高鹤做了决定,那就是着刑部、大理寺一起彻查,而欧姚氏则被押送下去了。

    卫渔喊了声退朝,回到书房,高鹤就唤来石鹏:

    “去通知郭勃动一动,另外,到快关城门时,把两个副将和几个都督宣进来。”

    顿了顿道,

    “你带着夏彩田瑞过去。”

    石鹏领命下去了。

    于是,过了中午,镇国公以权谋私屠杀曾经的左丞家满门,被告了御状的事情,就传遍了京城,甚至传到了城外。

    于是圣旨又发了下去,要镇国公暂时卸下大都督之权,五军由两个副将统领,这回因为此事,也没有大臣再跪去宫门前了。

    到了关城门前两个时辰时,军令发了下去,因镇国公之事,锦乾帝需要见一见副将和五个都督。

    两个副将一个在城里,一个被困在城外,五个都督,除了西营的西军都督不知道哪里去了,剩下的四个,也都被困在了城外头。

    本来这事儿,镇国公可以拿来做文章的,毕竟你新皇登基,要整顿军务就整顿,把持住四个城门,也不发命令让驻军轮转,这是什么意思?

    可镇国公偏想看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所以就一直憋着,直到那日去御书房里求问,然后,然后就是现在莫名其妙出来个幸存者,被告了。

    消息递出去后,两个副将本想去问镇国公,可后者被罚闭门思过,他不好大模大样过去,且圣谕传来的太急,简直就像是皇上忽然想起来,才问一问似的。

    城内的还好说,城外的更不能等了,本来传递消息就难,何况这么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