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运走之国

加入书签


    1.

    一凡深觉无奈,决定离开懈怠国,他心想国王肯定为他摆宴送行,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不过他不想那么麻烦便趁机会偷偷开溜,也没有告诉鲁北方,其实现在鲁北方不知何处去了。

    路上他发现一个小个子正在恶狠狠的挥动着皮鞭,吆喝着一群人从事下一个项目,名之曰:勤奋功德碑。这就是懈怠国国王新任命的主事鲁南方,他狠着呢,大家都不敢说话。不过大家绝不会埋怨他,因为白花花的银子在目的地,谁干活干得快、干得好,谁就能拿到奖赏。这就是“萝卜加大棒”的方法,非常管用,不用别人批判,双方都是你情我愿,关系好得很。

    想来想去,一凡想到那国王怎么还会记着他,转身就把他抛到九霄云外了。见那鲁北方跟在南方后面,依旧读着诗:

    夜夜我梦见在海畔独走

    走向那落日,向海尽头

    有时又梦见在崖顶高歌

    四面的海涛都沉沉答和

    我梦见那海鸥向我招手

    像欢迎大海的浪子回头

    一凡见此情景,有些触动,不过所谓“相忘于江湖”总归是好的,一凡释怀,便大步走向前方。

    2.

    不日便到一地,这里好生奇怪,国门前矗立着牌坊,两侧有一副对联:运气运气何处有、你来我去不能求。一凡一时想不明白,觉得这里的人们应该非常的幽默,富有蓬勃的朝气。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一个骑着白马的小个子悠悠然迎面而来,一身锦罗绸缎,非常威风。定睛一看,原来是故人,此人便是鲁东方。所谓西方不亮东方亮,总会遇到鲁东方。两人小别便重逢,都非常高兴,便去小店里推杯换盏,痛饮一番。

    现在鲁东方正在一处声乐学院里当差,他说俞伯牙拜托他到此世代寻觅能和他琴音之人,了他知音难觅之苦。

    “我周游各地,遍寻隐者名士,均不能得其人”,鲁东方有些苦楚,“我见这里有座声乐学院,便来此觅得教务总管的职务,看看能否在学生中找到这样的人”。

    “是啊,现成的不好找,我们也可以培养出来”,一凡回答道,“我倒懂一些乐理,以我的才学调教出人才应该不难”。

    “好,我信得过一凡兄,明天你就去上任”。

    曾经沧海事,语罢暮天钟。两人又谈了些各自曾经见闻的一些奇事异人。

    3.

    第二天一凡便上任了,区区乐理小事一件,一开讲就语惊四座,相当得心应手,看来能够久留此地。鲁东方也颇为得意,连连称赞。

    不过旁边是一处空地,正在大兴土木,一阵风吹来飞沙走石,而且一到晚上,工地上鬼哭狼嚎,修建中的楼阁里点点火光,让人不得安心。况且一凡来自邪乎村,见此情形常常在脑海里浮现各种少时情形,又见地狱种种磨难。

    渐渐地他讲授乐理时总是分身,时而牢骚满腹,因为一开始就获得了很高的人望,大家都能够忍耐。但总不能一直这样吧,一凡也饱受这种折磨和困惑,欲罢不能。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就应手提三尺剑,斩妖除魔!”,在讲学过程中,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学生们非常惊叹,但感觉怪怪的,一凡师的乐理渐渐变得苦涩,已让人感到厌倦,在课堂上如此折腾,就有好事者向学院告发他。

    人心如流水,过去的怎能再回来。乐理评到高潮处,一凡听到鬼哭狼嚎,又连连一阵骂声,扫了多少人的兴。一凡难道不自知,如此作为还能在此坚持多久?

    鲁东方也被同事排斥,说他引荐的不是什么正派人,也不是什么正常人。东方无奈,只好找一凡谈话,一凡告之内心的煎熬,难忍如此折磨。既然如此,一凡只能选择离开了,这也是多少人的期盼呢。

    4.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凡有一种莫名的轻松,自然少不了落寞,剑已生锈,何为游侠,只能称之为游荡了。

    一凡在街上走着,看到有人在街头摆地摊,约人对弈棋局,如果敢于挑战的人赢了他便赔人大把钞票,输了要付给他双倍钞票,这明摆着是在设局嘛,一些托儿迎战获胜果然拿到奖赏,那棋局实在太简单了,一凡觉得再难的棋局他都能迎刃而解,区区小计能奈我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