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正义国

加入书签


    1.

    正义国以一座庙宇为中心,常年诵读由天籁之音中获得的经书,以至于从思想、生活习气和举手投足都受到影响,人们竞相默认天神的神姿、口气和说道,人们彼此心照不宣,但都觉得自己为神而且表现的让别人觉得自己就是个神,但别人还是个凡人,所以这个国家的人偶尔神经质发作,觉得神灵附体,天摇地转,飘飘然如在云中。他俯瞰一切,周围的一切都是凡尘,触摸不到。

    一凡在街上走过,不期间迎面一个身材高大、笑容可掬之人,大声喊道:“天神说了,大俗即大雅,黄三儿要高升了。”

    周围的人们果断迅速的三五成群的聚拢起来,纷纷议论着,一凡听着,大家议论着这黄三儿在国王面前现在是怎样的一个红人。

    2.

    步入庙宇,一凡也在这里跟着读经,不过他脑子不循正路,想着一路走来遇到的人与经历的事,读着经书想着铜臭,认为经书的说教完全可以翻译成铜臭的法则,所以在这里时间不短,但经书却没有读好,肚子里酝酿的铜臭的法则也不成熟,就这样似乎每天都是新鲜的,但每天似乎又在消沉之中。

    读经读到半茬的水平容易走火入魔,只有读到圆满才会心入正念,这个正义国的人读经水平偏偏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所以对人对物的态度便非善即恶,而且善善恶恶都是难以分辨清楚,这都是读天籁经惹的祸,正义国因此也是徒有虚名吧。

    一凡巧遇黄三儿,那人物果然标致,仪表堂堂,声音富有磁性,说起话来如百灵啾啾,甚为动人。

    黄三儿口吐莲花:“大家都是高雅之人,需要衣着得体、居室明亮,一起努力追逐梦想吧。”,大家齐声喝彩。

    “是哦,但是没有钱怎么可以实现这些呢?需要广开发财门路吧”,一凡应道。

    “你这可是让众人受苦啊!”,那黄三儿答道。众人一听这话,都很气愤,纷纷指责一凡而去。

    3.

    此间,走过来一位磅礴正义之士,看样子也是好斗逞勇之徒,气场十足,一凡甚为仰慕。他看到眼前一幕,对一凡说:“读经要仔细,来不得半点差池,这样容易把经义领悟反了。”

    “嗯嗯”,一凡听后频频点头。

    这让那正义之士非常欢心,“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一边走过一边说着什么。

    一凡本来就是这样的,将经义拿作他用,不过一凡认为达到了这个要求,所以听了他的教诲也不知道改进之处在哪里。

    4.

    后来黄三儿树大招风,被认为有轻视国王之嫌,遭到大家唾弃。正义国的人们摆脱了束缚,人人感觉到可以直通天籁了,天籁之声终日不绝,全国老幼都竖起耳朵来,努力想听明白天籁里传来的是怎样的声音。他们每每会意便四处传播,人们之间彼此互通这样的感受,看着这些忽而愤怒忽而喜悦的人们,一凡实在摸不着头脑。

    不过一凡比较倒霉,因为他读经读歪了,天籁的声音他也听着但听不出有什么声音,而且名字偏偏听起来这么奇怪,似乎天籁之声由他而来,为他而流布,所以他在这个国家里成了名人,虽然说着并不认识他,认识他的闻之便有些恐怖,毕竟人们脑子里本来就神乎其神的。这样,大家都以为他是与天籁之声相通的,很多人仰慕他。

    但是,他来自邪恶村的啊,多少有邪性,正义国端正之士好多啊,就这样又屈就于他,一凡要展现糅合了邪性的力量,他说,“天籁之声处无不惊恐,万物生灵皆有主”。倒了黄三儿,来了有邪性的主,人群里有人骂他为奴才,众人却更信服于他,恐慌也有好处的,只要你掌握让众人恐慌的窍门。他又说,“天籁云云有无中,似有非有”,众人皆信有其希望,正义国的人这一点也非独有,一旦迷信某人某事,便一股脑的都是正面理解,一凡说可能没有希望,众人的理解是大有希望。

    5.

    就在这样荒唐的交流与领会中,一凡成了名人,正义国之名士,邪恶村似乎挥之远去,但是正义国因由一凡而生的幻念让人们丢掉了本性,其实本来也是天籁经打造的本性,但起码那时是有本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