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 40 章-第2/3页

加入书签
    李氏掩口笑道,“招喜真是会说话。把个乌鸦能说成个凤凰。上面两个哥哥倒甚让人操心,只二十郎这个魔障常要人牵肠挂肚。从小就不爱读书写字,他父亲也惯着他,专请了个武师傅教。小时候撩鸡斗狗,不是打了东家的盆就是砸了西家的碗。累我与他父亲每每上门和人赔礼。脸都丢尽了。长大了倒幸好不是个惹事生非的性子,现如今这个魔障尚未订亲,明年及冠,男丁逾龄未婚徭役时间翻倍。我与他父亲快愁死。偏他说必得找个合眼缘的,便是徭役时间翻倍,也是做武侯,于他来说是乐在其中。”

    招喜道,“二十郎身为武侯,处事公正豪迈,名声在外。便是我尚未识得二十郎,与街坊说话间,都能听到夸赞二十郎的。许是缘份未到,夫人很不必操心。”

    “不说他了,这个魔星,生来就是克我的。”李氏转而问,“招喜可是快及笄了?”

    招喜道,“明年正月及笄。”

    听闻已近及笄,先不说自己对招喜如何,只怕儿子心事要落空。文皇帝在位时为鼓励增加人口,规定男二十女十五成亲。各州府治下,官吏最容易出政绩的就是治下人口增加。而人口增加必得要先成亲才能生子。也因此有了男丁超二十,女丁超十五未嫁娶者,男丁徭役时间翻倍,女丁每年服徭役至官办纺织局或刺绣局三十日,并且不能纳资代役的政令。柳湾镇地处乡下,十二三订亲,十四五成亲正常。招喜已十四岁,怕是早就订亲了。

    李氏不抱希望的问,“招喜可订亲?”

    “尚未订亲。”

    李氏又惊又喜,“招喜这般人材,上门提亲的怕是要盈门,何以现今尚未订亲?”

    招喜只道,“家中祖母孝期未过。”

    李氏又问,“咱们大唐风气开放。先有情再订亲也是有的。便是我和二十郎父亲也是如此。不知道招喜可有青梅竹马?”

    听得此言,招喜只觉有些奇怪,与人交往交浅言深是大忌,与李氏也只是初次见面,何以追问如此私密事。虽说风气开放,但有的人家还是讲究男女大防,况自己还在孝期。便只做害羞状,含糊摇头。

    李氏也知问的有些唐突了,便描补道,“招喜不要怪我问的多。我是个直来直往的性子,家中孙女也有两个,大的只比你小三岁。今日看到你便觉投缘,只当子侄看,便多问了些。”

    “夫人客气了。”招喜笑道。

    马车本来就比骡车要快,一路说笑着,竟觉时间倏忽而过,已是到了陈家村。

    十贯钱六十多斤,柳二十郎必得要把招喜送到家。在招喜指点下,马车一路驶到了招喜家门口。

    已近仲夏,天气还不算热。马车一进村,就有一群才总角的孩童一路欢呼跳跃着追着马车看。马车停下后,招喜便有些为难,总不好当着这群孩子的面拎了铜钱下车。便先回家拿了个箩筐,和李氏一起,把铜钱装到箩筐里,上面又盖了一层布。

    正待要背,柳二十郎一把抓过箩筐,让招喜在前面带路。六十多斤拎到手里跟没拿东西似的。看得招喜暗暗咋舌。招喜又邀李氏到家中喝水。

    李氏想着儿子还要去陈家村村正那里,便先到招喜家稍坐一下也好。便也下了车。

    招喜先盛了早上熬在锅里的绿豆汤,给二人端了上来。

    柳二十郎喝了绿豆汤,绿豆汤里加了张货郎送的麦芽糖。一碗下去清热解暑,甜意从嘴里直泛到心里。虽路上在赶车,并不在车内,但二人说话声,多少还是能听到一些的。听得招喜夸赞自己,一丝羞意让向来自觉皮厚的郎君耳朵尖都红了。

    柳二十郎不敢看招喜,只恐泄露了心思。出得门来,使了两枚钱让围着车转的孩童带去找村正家。领头的小童接了钱,领了一群孩童簇拥着柳二郎去了。

    李氏好奇招喜养的鸡,来到鸡圈前观看。幸亏乡下院子大,圈了一半庭院做鸡圈,一群鸡什么颜色都有,数不清有多少只。并两只鹅沿着篱笆走,看到有生人来,伸长着脖子从篱笆孔洞中钻出,嘎嘎的叫唤。

    招喜从屋里拎了只篮子,笑着道,“夫人莫要离太近。这两只鹅是凶的。见到生人就要啄咬。只是养鹅也有好处。”说着把前几前黄皮子进屋咬鸡的事说了,又道,“后来黄皮子又来了两次,都被鹅给啄退了。村里其他养鸡的人家,年年有被黄皮子咬死,或是拖走吃了的。家中幸亏有鹅在,才没被黄皮子祸害了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