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 37 章

加入书签


    因还在当值,二人并不多坐。

    周三郎道待下值后告知周九有铺子租赁。又和招喜约定,第二日中午周九郎卖完浆后,来铺子和招喜面谈。

    二人告辞出门,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柳二十郎转头对招喜说,“陈娘子停步,待明日再见。”周三郎也拱手告辞。

    送走二人,招喜还垫记着炕几的事儿,闩了门,只吃喝了早上来时带的两颗煮鸡蛋和葫芦里的凉白开,便把炕几从厨房拎出来,又拿了火石、柴火和一把麦秸。

    点着麦秸,又用麦秸引烧一根柴。拿了柴火在桌角烧。

    一根柴烧到还剩手拿的一小截,扫喜灭了火。再看炕几,除了桌角有被烟火薰黑的痕迹外,并没有其他变化。

    由此可以判断这炕几应是银制的。

    双方契纸上的标的,除写了房契外,还写了铺子里家具。契书上,官府的红印也盖了。从律法上来说,不管这张炕几是银是锡,炕几的所有人都是招喜。

    银楼里除售卖、订制首饰外,也有金银兑换业务。一两金兑十两银,一两银兑一贯钱,视金银成色好坏,兑换金额上下浮动。这炕几约二十余斤的样子,看炕几颜色就知成色极好。按二十斤算,二百两银子合两百余贯钱。

    头两日刚因买铺子几乎花光手头余钱,转眼天降横财二百贯。

    招喜简直难以置信。

    在院子中呆立半天。又拿柴火再试了一次,仍是和上次一样。

    招喜又惊又喜。一时不知想什么。

    终于定下心,想把铺子里的几张桌子擦洗干净,明日租客来看时,也显得整洁利索些。却发现日头不早。学塾该散学了。

    这炕几银光耀人,拿出去太招人眼。便决定先放到铺子里,明日再想办法拿到家里。猛不丁的得了个宝贝,虽说天下太平,也要小心着些。照旧把炕几藏到厨房,拿了柴火和麦秸盖了,拿了剩下的两杯酪浆,仔细锁了门。

    到得学塾门前,正散学。

    接到陈三省和陈招财二人,招喜一人给了一杯酪浆。给陈大郎道声恼,“初初买了四杯酪浆,因铺子有客上门,铺子中无茶无碗不好招待,只好拿了两杯酪浆给客人。明日再给大伯补上。”

    陈大郎笑道,“又不是小孩子,贪这一口喝的。给他们俩个小的喝就是了。只是又让招喜破费了。”

    招喜笑道,“也不值什么。一杯三文钱,也就一只鸡蛋钱罢了。”

    陈招财和陈三省此前并未喝过此种饲料,竹筒杯也新奇,两人拿了酪饮,先是上下把玩了一番杯子。

    招财从来不是吃独食的性子。以前两三岁时,家境不好,姐姐有好吃的独独留给他,总要让姐姐吃上一口,才啃自己吃。现看到姐姐没有酪饮,必要让姐姐先喝一口。招喜只道昨日在钱娘子家吃过一杯,觉得好吃才买给众人的。招财这才罢了。

    陈三省也有样学样拿了酪饮给陈大郎吃,陈大郎连连摆手道刚喝了带的水,让儿子自己喝了。

    两杯酪饮喝完,招喜收起杯子,道要回去刷了,明日还给卖酪饮的周九郎。

    陈大郎一甩鞭子,却并不落在骡子身上,在空中打了个呼哨,“驾。”骡子便轻快的跑起来。

    虽说铺子离学塾不远,走路不到半柱香。但炕几毕竟重,拿出去又招眼。路上招喜对陈大郎道,“大伯,这几日没空去大李村赶集,家中饲料已用的差不多了。我想明日在镇上买上够喂几天的饲料,先撑过去。等铺子赁出去后,照旧还是从大李村买。能否请大伯明日先到铺子里接了自己,再去接两个学生?”

    陈大郎答应了,招喜又说,“也是巧了,今日有人上门问是否铺子要租赁,恰是卖浆的堂兄来问的。他这浆生意可好,是从长安新学的方子。说是美容养颜又能让人身体好的。对老人和孩子尤其好。驴车拉了一大桶酪浆,不到一个时辰就卖光了。”

    陈三省插话道,“刚才喝的酪浆味道确实不错。”

    回到家中,怕招财藏不住事,炕几的事,并不与他说。

    大唐没有梦中方便的尼龙袋,盛粮食一般用簠(fu,音甫)或盨(xu,音须)。簠是长方形,宽口,四短足,有盖。盨是椭圆形,敛口,二耳,圈足,有盖。这两种在很久以前是做祭祀用的礼器,盛放五谷的。后改为木制存放粮食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两只。只是只用来路上运输用。几乎所有人都用陶制的缸或瓮来存放粮食。毕竟缸或瓮结实耐用,又防潮防鼠。而簠和盨为木制,招虫蚁,粮食放得时间长了还会受潮变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