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招财不吭声了。小郎君再懂事也不过六岁,昨天晚上睡觉时偷偷藏了两颗杏脯,吃完塞枕头底下,想着一早扔掉,谁想姐姐收拾炕,正看到杏核。
陈招喜交待,“招财,上了学塾就是大人了,以后再不许吃太多糖了,要自己能管住自己。尤其早晚揩过牙后,一定不要吃糖。”
柳氏也道,“六七岁正是换牙的年龄,每日里早晚拿柳条蘸青盐揩一揩,新换的牙更容易被虫吃。可得多注意了。”
陈招财蔫头蔫脑的答应了。姐姐怕吃甜太多对牙不好,每日只给几颗。他也知道吃糖多吃甜食多容易蛀牙,还是忍不住想吃。
柳氏见陈招喜偶尔扶一下腰,问陈招喜是否不舒服。
陈招喜红着脸,杜氏低声告诉柳氏,说来了初癸。
柳氏大喜,拍拍陈招喜的手,“这是好事,招喜是大人了。可以嫁人成亲了!”
陈招财扔了笔来到炕前站定,“姐姐要嫁人了吗?”
“没有的事。去往灶里填把火,炕有点凉了。把西厢的炕上也添一把柴。”
打发了陈招财出去。柳氏压了声,细细给陈招喜说来月信时要注意的事项,陈招喜虽知道,但也知道柳氏好心,认真听了,点头称是。
柳氏拿过绣筐里的陈招喜正绣的活儿计。陈招喜说是给陈招财上学做的包。
这包松花绿的底,只绣了普通的云水纹做饰。选的布料厚实,松花绿耐脏,做工和绣花只能算中上,难得的是这份巧思。
惯常上学用的包,都是一根带子,包中做一两个夹层,精细些的外面绣些花样。陈招喜做的这个包,里面两个一般大的夹层,又单一个小一点的夹层,外面包两侧包带下端又各做了一个夹层。柳氏有些奇怪。
“包里两个大夹层,一个放书,一个放纸。小一点的夹层放砚和墨,做好后里面放一张油纸,包着砚和墨就不会弄脏了包。侧面的夹层放笔,省得放在包里弄湿书或是把毛笔尖弄坏。”
柳氏不由赞叹陈招喜想得巧。
“我的绣功也就这样了。母亲在世时绣活好,只我才学到皮毛。少绣点,也少露怯。”陈招喜笑道,“再说,我也是怕麻烦,笔墨砚不分开来放,怕是要常常弄脏包,三天两头的洗麻烦不说,更耽误事。这也是想偷懒了。”
柳氏连连夸赞,“懒人如何能做出这个包,换个人如何能有这份考量。”
又叹,“看到这个包就想起来,以前给我家明德做的包,便是再仔细,两个包轮换着使,一年下来,没用坏倒都洗坏了。要早看到招喜做的包,就不用刷洗这么勤了。招喜给我说说这包如何做的,回去我也给明德做一个。”
陈招喜给柳氏讲解制作的注意点,柳氏连连点头。
陈招喜又道,“明德哥是我和招财的半个启蒙夫子,早有心要谢明德哥。这个包是给招财做的。第一次做,练手的,做的不太好。待我做完这个再给明德哥做一个。”
柳氏推拒,“这话讲的外道了。都是邻居,明德便是帮点也没什么。再说年前已经送了糕点,再这么客气,我可要生气了。”
“柳婶子别客气。您这不还带着如意么。本身就少有时间做针线。我在家中无事,布料年前赶集时买好了。”陈招喜说着,从柜子里拿出一块靓青色布料给柳氏看。
柳氏摸摸布料,又看看陈招喜,越看越爱。
村里男女之防不重,虽陈招喜和赵明德两人日常交往上,陈招喜对赵明德没看出什么,可自家儿子自己知道,分明是上了心的。两家是邻居,一些私密事时间长了也瞒不住,陈招喜年龄小——月信也是初来——这事儿上不开窍也是有的。陈招喜给弟弟做包,还想着给赵明德做一个,看来是把儿子放在心上的。
兴冲冲抱了如意回去,把招喜准备做书包送儿子的事,告诉了赵明德。
赵明德面上只做平常,出门时差点被门槛跘倒,惹得柳氏一通笑。
乡下没那么多忌讳,冬日又冷,常有炕上招待客人的。陈招喜听得赵明德上门,便招呼了赵明德上炕吃茶。
赵明德规规矩矩的给杜氏问好,又谢了一回陈招喜给自己做包。碍着杜氏在,不好说什么。只眉眼里透着喜意。陈招喜被他看得坐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陈招喜交待,“招财,上了学塾就是大人了,以后再不许吃太多糖了,要自己能管住自己。尤其早晚揩过牙后,一定不要吃糖。”
柳氏也道,“六七岁正是换牙的年龄,每日里早晚拿柳条蘸青盐揩一揩,新换的牙更容易被虫吃。可得多注意了。”
陈招财蔫头蔫脑的答应了。姐姐怕吃甜太多对牙不好,每日只给几颗。他也知道吃糖多吃甜食多容易蛀牙,还是忍不住想吃。
柳氏见陈招喜偶尔扶一下腰,问陈招喜是否不舒服。
陈招喜红着脸,杜氏低声告诉柳氏,说来了初癸。
柳氏大喜,拍拍陈招喜的手,“这是好事,招喜是大人了。可以嫁人成亲了!”
陈招财扔了笔来到炕前站定,“姐姐要嫁人了吗?”
“没有的事。去往灶里填把火,炕有点凉了。把西厢的炕上也添一把柴。”
打发了陈招财出去。柳氏压了声,细细给陈招喜说来月信时要注意的事项,陈招喜虽知道,但也知道柳氏好心,认真听了,点头称是。
柳氏拿过绣筐里的陈招喜正绣的活儿计。陈招喜说是给陈招财上学做的包。
这包松花绿的底,只绣了普通的云水纹做饰。选的布料厚实,松花绿耐脏,做工和绣花只能算中上,难得的是这份巧思。
惯常上学用的包,都是一根带子,包中做一两个夹层,精细些的外面绣些花样。陈招喜做的这个包,里面两个一般大的夹层,又单一个小一点的夹层,外面包两侧包带下端又各做了一个夹层。柳氏有些奇怪。
“包里两个大夹层,一个放书,一个放纸。小一点的夹层放砚和墨,做好后里面放一张油纸,包着砚和墨就不会弄脏了包。侧面的夹层放笔,省得放在包里弄湿书或是把毛笔尖弄坏。”
柳氏不由赞叹陈招喜想得巧。
“我的绣功也就这样了。母亲在世时绣活好,只我才学到皮毛。少绣点,也少露怯。”陈招喜笑道,“再说,我也是怕麻烦,笔墨砚不分开来放,怕是要常常弄脏包,三天两头的洗麻烦不说,更耽误事。这也是想偷懒了。”
柳氏连连夸赞,“懒人如何能做出这个包,换个人如何能有这份考量。”
又叹,“看到这个包就想起来,以前给我家明德做的包,便是再仔细,两个包轮换着使,一年下来,没用坏倒都洗坏了。要早看到招喜做的包,就不用刷洗这么勤了。招喜给我说说这包如何做的,回去我也给明德做一个。”
陈招喜给柳氏讲解制作的注意点,柳氏连连点头。
陈招喜又道,“明德哥是我和招财的半个启蒙夫子,早有心要谢明德哥。这个包是给招财做的。第一次做,练手的,做的不太好。待我做完这个再给明德哥做一个。”
柳氏推拒,“这话讲的外道了。都是邻居,明德便是帮点也没什么。再说年前已经送了糕点,再这么客气,我可要生气了。”
“柳婶子别客气。您这不还带着如意么。本身就少有时间做针线。我在家中无事,布料年前赶集时买好了。”陈招喜说着,从柜子里拿出一块靓青色布料给柳氏看。
柳氏摸摸布料,又看看陈招喜,越看越爱。
村里男女之防不重,虽陈招喜和赵明德两人日常交往上,陈招喜对赵明德没看出什么,可自家儿子自己知道,分明是上了心的。两家是邻居,一些私密事时间长了也瞒不住,陈招喜年龄小——月信也是初来——这事儿上不开窍也是有的。陈招喜给弟弟做包,还想着给赵明德做一个,看来是把儿子放在心上的。
兴冲冲抱了如意回去,把招喜准备做书包送儿子的事,告诉了赵明德。
赵明德面上只做平常,出门时差点被门槛跘倒,惹得柳氏一通笑。
乡下没那么多忌讳,冬日又冷,常有炕上招待客人的。陈招喜听得赵明德上门,便招呼了赵明德上炕吃茶。
赵明德规规矩矩的给杜氏问好,又谢了一回陈招喜给自己做包。碍着杜氏在,不好说什么。只眉眼里透着喜意。陈招喜被他看得坐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