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第2/3页

加入书签
    对当时情景,恰巧柳氏回娘家正遇上,回来后遇上陈招喜,眉飞色舞地,“乐夫在前面唢呐芦笙一路吹吹打打。中间四个衙役抬着披红挂彩的匾。那匾黑边红底黑字,落款金字就是咱兖州张县令。做匾的木头是硬木,听说还是张县令专门寻的梨花木,又稀罕又金贵。张县令坐了马车在后面。围观的人们堵了整条街。到得门前,张县令下了车,柳耆老带了三个儿子媳妇还有孙子孙女外孙子,挤挤挨挨好大一家子迎张县令。”

    “张县令道,‘柳耆老德高望众,治家严正,不计小利,一派风范,造桥铺路,可供敬仰。又有先见之明,逮住了一伙拐子。特送匾额,以示嘉奖’”

    “柳耆老连称不敢受之有愧。张县令又说柳耆老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衙役和围观都鼓噪着说是,都道老爷子当得此匾。”

    陈招喜就柳耆老在庙会上的作为也是极赞赏的。跟着夸赞,“可不是吗,柳耆老德高望众,得县令送的匾额再合适不过了。”

    柳氏与有荣焉又道,“不是我自家人夸自家人,柳耆老就不是我娘家族长,换成别人也要夸,柳耆老一家与人为善,家中地虽多,可佃粮收的不高,又怜贫扶弱的,族中有寡妇孤老,拿了钱奉养。这庙会上的事又安排的妥妥当当,抓到一个拐子,扯出一串拐子。救回了二十来个孩子。连着我一个远房的堂姐,就是丢了孩子有些疯癫的孩子也找了回来,县令上门年两天给衙役送回了家。当时我也在,没了丈夫,就这么一个指望。我那堂姐见到孩子当场就哭晕了。”

    “真找回来了!太好了。丢了孩子,这可是挖当娘的心啊。”听得柳寡妇找回了孩子,陈招喜也跟着惊喜。

    “孩子丢了一年,就卖到了齐州府的济南城里给人做小厮。那户人家也是心狠的,六七岁的孩子每日只给一个窝头,两碗稀粥,逼着从早到晚的干活。有回想逃跑,被抓到拿扫帚打的皮开肉绽,脸上现在还留着印儿。这一年多,回来再看着竟比原来瘦了大半,眼神也怯怯的,不敢抬眼看人。”柳氏又恨又气,唾了一口“这干杀千刀的人家,杀千刀的拐子!”

    “六七岁的孩子,也下得去手!”陈招喜提着颗心。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咱们自己没有害人的心,不代表别人没有。以后可得把孩子看好了。你家招财出去时千万别撒手。”柳氏想了想,顿了一会,“再有赶集赶会的时候,你就把招财放我家去。集上会上人多,万一丢了,哭都没地儿哭去。”

    陈招喜心知柳氏陈招财还是有些忌讳的,虽赶集会时未必要把陈招财放到赵家,但总是柳氏一番心意。笑着应下了。

    柳氏又聊起乡长任命的事,“迎了匾额进门后。张县令道现兖州县丞之位空缺,此次除送匾额外,还要给柳耆老借个人。柳耆老家风严谨,子孙各个成材,又有孙子,美名远播,正该为任。又说柳耆老虽身体康健,毕竟年老,要子孙身边尽孝,且长子承嗣,又是未来族长,柳湾镇虽在任城治下,毕竟离任城有五十多里远,不好请长子就任。只随柳耆老指二子、三子一人为乡长。”

    大唐三行省六部制,只中央任命到县令一级,倒令下的辅官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史,再往下乡长(耆老)、里正、村正、保长比由县长任命。

    原兖州县丞林成黄因其子闹市纵马伤人,引咎让位,这事都是小半年前的事了,县丞任命也是该下了。

    “两位堂叔族中排名第七和第十一,柳耆老再三说七堂叔十一堂叔才疏学浅,不堪为任,张县令又再三诚邀。柳耆老许了七堂叔跟了张县令去兖州。”

    “柳耆老品德高尚,行事大气,张县令请人到柳府,也是慧眼识珠了。”陈招喜说道。

    “说起来七堂叔任了兖州县丞,我那堂侄李福他爹李丞又任了佐史,倒是又聚一块了。也是巧事。”

    柳氏想想,“耆老和已逝的十九堂叔父亲是亲兄弟,十九堂叔父母早逝,是柳耆老养大的,和耆老家的几个儿子关系很好。县丞又在佐史之上,总算能压那李丞一头。我那堂姐的日子也好过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