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临危受命?-第3/4页

加入书签
    港城市委记尘埃落定,张青云要京的消息立马高涨,很多人都开始为张青云的下放华东做评价,认为功过是非,已经基本可以盖棺定论了。

    谁曾想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张青云竟然就如此闪电的被任命,一跃成为了省政府副省长不说,而且在淮阳还是党政一肩挑,淮阳一个市有\\个区县,共计一千二百万人口,张青云去那边高配加党政负全责,名副其实就是“淮阳王”。

    即使是最不看好张青云在华东前途的人此时此刻都能感受到一种狂热的气息,张青云作为一个非华东系的官员,在华东如此张扬、强势的崛起,手握重权,掌管一个千万人口大市的党政大权,这份尊崇和荣耀,即使很多华东系内部的肱骨之人都为之眼红和艳慕。

    很快,张青云履新淮阳的消息彻底的将港城记履新的消息覆盖掉了。在整个华东官场大家都在讨论淮阳的前途和未来。而张青云在港城的种种表现和风格开始被人提起,一个手段老辣强硬、出手果断霸气的华东政坛新贵渐渐开始在人们口中口口相传,张青云的形象定位不知不觉中就在渐渐的成型。

    在一个省,提起某个干部,大家能张口就来说出其特点和风格,这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体现。以前的张青云虽然在港城屡有建树,但毕竟只是副职,难吸引人的眼球。

    但是现在则不一样了,张青云的这次履新也就标志着他从此将成为华东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也将是公众、媒体所瞩目的焦点人物之一,这时张青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跨越。

    华东热议张青云的履新,这个消息传到京城,京城各派各系更是大哗。张青云京已成必然的情况下,怎么最后会是这样的结果?张青云要京,这在很多消息灵通的派系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因为这个消息来源于中组部。

    大家等的就是待张青云京后,好好的利用一下这个噱头炒点东西出来,可是现在这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出现,让所有的这些人都跌破了眼镜。

    没有人能想明白,中组部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竟然会更改一个厅干的提拔和任命决定,而4更改之前如此隐晦,让几乎所有人都蒙在了鼓里。

    再看张青云履新的位置,副省其都不算啥,可是掌控一个重要地级市的党政大权却是让人不可小觑的。

    而且这个地市级正是中央规划的黄海周边泛黄海经济区中的核心城市,华东系能够信任张青云?

    无数的疑问在大家的脑袋中形成,但是有一个端倪大家都领悟到了,那就是张青云履新淮阳绝对不是草率的决定,肯定至少是中央和华东有共识,说不定这中间还有黄海的影子。

    要想拓展黄海经济区,黄海的核jf地位决定了他们可能对周边城市的班子构成有一定的发言权,当然,最终的结果如何,往往都是妥协的结果,张青云能够扼守住有华东门户之秧的淮阳,撇开派系因素、中央和地方妥协因素不谈。

    单单就说张青云本人,如不是其长袖善舞,这中间夹杂着如此多的纷繁芜杂的关系,他怎么也不可能上到这个位子上。

    从对张青云的任命看,华东省委给的信号太明显了,高配不说,而且让张青云党政一肩挑。这让人想质疑张青与可能有职无权的话都开不了口。

    京城议论纷纷,各种说法莫衷一是,唯有张青云现在红得发紫这一点大家没有异议,张青云以如此年纪一步跨入了副部长级别,在共和国官场绝对可以说创造了一个记录。这个记录的诞生势必造成深远而长久的影响,这种影响最终会带来什么结果,大家共同拭目以待!

    就在喜喜都议论纷纷的时候,张青云在陵水仅逗留了一天,由于时间紧迫,他旋即就要去淮阳报到了。按照规矩,他去淮阳,为了以示郑重,省委组织部部长马学望陪同他去上任。

    从陵水到淮阳本就不远,而且现在是全程高速,一个小时左右张青云和马学望两人的车就跨入了淮阳地界,一下高速,便看见一溜小车排成长龙停靠在路旁,张青云知道这是迎接自己的车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