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在一边看着,心里也佩服这两人,真真正正的当世大儒。其实他们看过了,心里怎么可能像表面上这么平静?从小耳濡目染,听了多少关于月亮的传说,结果今天晚上一看,上面不过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山丘,儿时的无数幻想就此破灭。就是修身养性的功夫再好,也不可能如此平平静静地接受这个事实。
但他们是有学问的大儒,最是讲究这养气的功夫,今天晚上不管看到了什么,哪怕一凑到镜前看见个仙女直直飞过来,他们都要这样一脸无所谓,好像都是当然发生的事。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声色,尚书不是普通人,哪怕是硬装,他们也要装出这副样子。
“李兄,天文台可是个利器,从此以后,天空虽远,也一览无遗。今夜观天象,必将载诸史册,流传后世!”
李钦点了点头:“是啊,什么事情都是眼睛看见了才靠得住。以前观月看星时就想,月亮上是什么样子,太阳又是什么样的呢?难道真有天上的神仙?现在用望远镜看就能知道?”
“李伯父,望远镜是聚拢光线到人的眼里来,所以看到的东西比平时强烈,比平时看得更加清楚。太阳白天眼睛就不能直视,用望远镜去看,只怕会毁伤眼睛。”
“看来这望远镜也只能在晚上观天象。不过看看月亮是个什么样子的其实只是关系到一些神话传说。但是星象确要保密,不能随意外传。”
原来古人在星象学中星座状态的意义非常重大,特别是紫薇星宫。多少年的流传,这星宫代表着帝王,代表着朝廷,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命运。这星宫中的几颗星星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而且著之经典,一直都说主宰着人间芸芸众生的命运。再是相信子不语怪力乱神,也不会把这些等闲视之。
古代天文学披上迷信的外衣,其中仍有很多现代意义上的天文知识。中国古人非常聪明,早在上古时代就开始将满天星斗划分成群为它们取名,到了三国时期,由天文学家陈卓统一全天星官,形成了以“三垣二十八宿”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星官体系。到隋代时出现了《步天歌》,以生动的韵文将周天恒星连缀在一起,弥补了星图难以流传、文字不够形象的缺点,做到了“名中有图,言下见象”,由此繁难而神秘的星空因它而变得平易而充满诗意。
“是,其实我只是想弄明白,这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为什么会有日食月食?”
“哦!月亮千百年来都是这样挂在星空中,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李太白说过‘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现在的我们再也写不出这么优美的诗句。但是,现在我们能通过科学来辨别月亮到底是什么样的,它离我们有多远。”
“贤侄,月亮离我们多远真能算出来?我夜观星象这么多年也没有听说。是用你说的科学算出来的吗?”
“是的,能算出来!科学就是道法自然,无所不包。证道得法,依法施术。科学就是寻找证道的途经。”
“那月亮离我们有多远怎么算?就是用你的道,你的法?”
“只要知道了道,就知道了本源,法是寻找本源的术。自然就是自有永有的,永不改变的,存在不为人知的道。从我们不知道木棍是可做为工具,到知道后变为工具的成长,再到后来我们再在工具上加上石头、铜、铁变成了更加好用的工具。我们就发现的术。”
“那太阳的距离是不是也可以算出来?”
“当然可以,其实方法都一样。不难!只要伯父答应小侄一个条件。”秦观这时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目的了,好难啊!兜这么一个大圈子。
“哈…哈…!你小子,有什么尽管对你伯父直说。不要兜圈子,讲条件?”梁材在一旁解围道。
“那小侄当伯父答应了做刊物的主篇,小侄想办两本月刊。就像朝廷的邸报一样,不过咱们这个是一个月一期。主要是刊登人们认识到自然里面的事物规律,叫道法自然,简称自然。
另一本是刊登人们认识万物本源的术,叫科学道法,简称科学。”秦观也不管这样做是不是对的,挂羊头卖狗肉也好,推行的阻力也小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但他们是有学问的大儒,最是讲究这养气的功夫,今天晚上不管看到了什么,哪怕一凑到镜前看见个仙女直直飞过来,他们都要这样一脸无所谓,好像都是当然发生的事。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声色,尚书不是普通人,哪怕是硬装,他们也要装出这副样子。
“李兄,天文台可是个利器,从此以后,天空虽远,也一览无遗。今夜观天象,必将载诸史册,流传后世!”
李钦点了点头:“是啊,什么事情都是眼睛看见了才靠得住。以前观月看星时就想,月亮上是什么样子,太阳又是什么样的呢?难道真有天上的神仙?现在用望远镜看就能知道?”
“李伯父,望远镜是聚拢光线到人的眼里来,所以看到的东西比平时强烈,比平时看得更加清楚。太阳白天眼睛就不能直视,用望远镜去看,只怕会毁伤眼睛。”
“看来这望远镜也只能在晚上观天象。不过看看月亮是个什么样子的其实只是关系到一些神话传说。但是星象确要保密,不能随意外传。”
原来古人在星象学中星座状态的意义非常重大,特别是紫薇星宫。多少年的流传,这星宫代表着帝王,代表着朝廷,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命运。这星宫中的几颗星星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而且著之经典,一直都说主宰着人间芸芸众生的命运。再是相信子不语怪力乱神,也不会把这些等闲视之。
古代天文学披上迷信的外衣,其中仍有很多现代意义上的天文知识。中国古人非常聪明,早在上古时代就开始将满天星斗划分成群为它们取名,到了三国时期,由天文学家陈卓统一全天星官,形成了以“三垣二十八宿”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星官体系。到隋代时出现了《步天歌》,以生动的韵文将周天恒星连缀在一起,弥补了星图难以流传、文字不够形象的缺点,做到了“名中有图,言下见象”,由此繁难而神秘的星空因它而变得平易而充满诗意。
“是,其实我只是想弄明白,这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为什么会有日食月食?”
“哦!月亮千百年来都是这样挂在星空中,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李太白说过‘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现在的我们再也写不出这么优美的诗句。但是,现在我们能通过科学来辨别月亮到底是什么样的,它离我们有多远。”
“贤侄,月亮离我们多远真能算出来?我夜观星象这么多年也没有听说。是用你说的科学算出来的吗?”
“是的,能算出来!科学就是道法自然,无所不包。证道得法,依法施术。科学就是寻找证道的途经。”
“那月亮离我们有多远怎么算?就是用你的道,你的法?”
“只要知道了道,就知道了本源,法是寻找本源的术。自然就是自有永有的,永不改变的,存在不为人知的道。从我们不知道木棍是可做为工具,到知道后变为工具的成长,再到后来我们再在工具上加上石头、铜、铁变成了更加好用的工具。我们就发现的术。”
“那太阳的距离是不是也可以算出来?”
“当然可以,其实方法都一样。不难!只要伯父答应小侄一个条件。”秦观这时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目的了,好难啊!兜这么一个大圈子。
“哈…哈…!你小子,有什么尽管对你伯父直说。不要兜圈子,讲条件?”梁材在一旁解围道。
“那小侄当伯父答应了做刊物的主篇,小侄想办两本月刊。就像朝廷的邸报一样,不过咱们这个是一个月一期。主要是刊登人们认识到自然里面的事物规律,叫道法自然,简称自然。
另一本是刊登人们认识万物本源的术,叫科学道法,简称科学。”秦观也不管这样做是不是对的,挂羊头卖狗肉也好,推行的阻力也小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