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巡按御史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眼界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就好比井底下的青蛙,抬头只能看到井口上方的天空,便以为世界不过如此,自己只要纵身一跃就能穷尽世界的边缘,并沾沾自喜地沉浸自己天地,以为自己已经看到了天的所有。

    当初在安陆州兴王府时,周公公只是一个小公公,他叫周德,小时候的四方天地便上那王府那一个四合院。从小到大他只对这四合院熟悉。后来他随着当今陛下去了京城,才知道原来还有比王府更高更大的房子,于是他开始读书了。做为从小就在王府一路跟着陛下老人,陛下都非常的信任,周公公司礼监的秉笔最近得到了一个任务,被派到了这连江给秦观传旨。

    初到连江他以为,连江只不过是靠近南京、苏州府富庶之地的一个小县城。看到了京城里豪华,根本想不到这偏僻的小县城有这惊人之举。但是传旨后到了城里城外粗粗地看了一遍,心中就是无比的震撼,宽敞笔直的马路,规划整齐的小区,尽然还有几所在建的小私塾。街面上干净整洁,时刻都有人来清理。要是有内急也可以就近找到公厕,如果你想去掉身上留下来的味道。可以到旁边的浴室里洗去身上的尘埃。还有灾民安置,从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灾民安置。这里的灾民严格的来说不叫灾民,只是来这里找活干的百姓。这里不缺活干,只要你有把力气不偷懒就能活下去,而且活得很滋润。真是大大开了眼界了。

    真希望京师里也是这样的城市,真想让陛下也来开阔眼界,这个秦观还真是个有才干的能臣。一个有开阔眼界,才能树立起高远抱负。一个拥有远大抱负的臣子,才能带领国家变得富强。从没有哪个臣子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把这个小县城建设成如此宏大规模。周公公暗暗下定决心,今天上去拜访秦观。

    深夜杜府正厅中,周公公这位特地从京城而来的传旨天使正坐正中,秦观坐在下首作陪。

    秦观很意外,本来明天大早也要去找这位周公公,没有想到这么晚了,周公公尽然悄悄来访。

    “周公公,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这么晚找下官。不知有何见教?”秦观笑眯眯的问道,腰微弯,不卑不亢。

    “秦大人,深夜冒然拜访。还请大人不要见怪。”

    “不敢,不敢。”秦观见周公公还没有说出此来的目的,也不多问。

    两人就这样一阵寒喧过后,周公公见秦观是个沉稳之人,也是个能干之臣,眼界开阔。看来是个可托大事之人。

    “自大明开国以来,一直存在倭患,本朝时期,倭患更是已经愈演愈烈。嘉靖二年,日本二批使臣前后来华朝贡贸易,因市舶司的太监对待不公,互争贡使资格,引发大规模的仇杀。此后不久,朝廷罢市舶司,并严申海禁。这几年朝廷灾害时常发生,朝廷财政艰难。“

    这个死太监深夜来访就是来求点子,这段时间老是听到朝廷艰难。只见站起来面朝北方一拜,对着说道:“连江县知县秦观,圣上有问你。海外是否当真有你说一亿两银矿。”

    “当真有。”

    “圣上有话问你,要花费多少银两?多少时间才能挖到银矿?”

    “这要训练军队,建造战船。花费不下一千万两,五年时间可尽全功。”

    “圣上有话问你,如今国库艰难可有办法解决?”

    “有但必须朝廷支持力度。必尽我人微言轻。”

    “圣上有话问你,这沿海由于正常的贸易渠道被堵死,在暴利的诱惑下,亡命之徒铤而走险,攻城略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现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骤然加剧,沿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何时能够平倭?”

    “三年可平。”

    “圣上有话问你,这国库、平倭以及海外银矿朝廷需出几何?”

    “这个……”秦观犹豫了,前面几个问题没有办法不回答,但是这个问题回答了,可能自己以后的职责就更重了。

    “秦大人,有何要求但说无妨。”

    算了,自己现在处处就是如履薄冰。也不多在乎这一点,况且这时候不多升点官,自己也更有能力保护自己不是。于是说道:“这个要看权则职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