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受降南汉

加入书签


    宏图未展翼先张,山川只做云水谣,且问域中谁做主,只看夕阳向谁斜。

    “可是,大王,淮南十四州也是关防重地,国都金陵的屏障。柴将军这一走,岂不是国门洞开。”南宫灏不无忧虑地说道:“再说,征东将军是四镇四征的上将军,柴将军自上任以来,兢兢业业,有功无过,您撤了他的征东将军一职,改任他以列将身份,领着黑云军征伐南平国,显然是降职,怕是有失公允。且不说世人的无端揣测,就是柴克宏听了,心里又不知怎么想。”

    “我管他怎么想。本王就是要让他知道,他的功劳在本王许与不许之间,本王能把他捧上天,也能摔下地。只看他忠与不忠。”王继汐说这话的时候,斜眼撇了一眼愤愤不满的留从效,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在警告他,在看到他不敢再言语后,才接着说道:“至于淮南十四州,我已传令调任林仁翰为征东将军,移镇淮南。虽然打仗他不在行,可到底是闽国的元勋重臣,保一方平安的本事还是有的。再者,周朝君王抱病,想来也无意南下,就是真有异动,他身后还有太尉陈大卫,必无大碍。”

    闽王言辞谨密,显然是深思熟虑,南宫灏只好接着说道:“大王刚才说要让植将军充任先锋,是要继续南征吗?南汉已灭,南征又是要征谁呢?”

    王继汐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过头问植廷晓道:“植将军,你说本王要南征谁呢?”

    “大王剑锋所指莫非是交趾?”植廷晓猜测道。

    “正是!”王继汐肯定道:“南汉各地皆降,唯有交趾不下,本王当亲自举兵征伐交趾吴氏。你熟悉南汉情形,既然悉听我便,那就罚你做我的开路先锋。”

    其实在他心里,还有一些话不好明言。交趾郡就是后世的越南国,自汉武帝以来就隶属中国,历经一千多年,早就和中华水乳交融。只在五代时,地方豪强吴氏割据一方,自此竟成永决。嗣后越南国阴怀叵测,屡犯中国,竟成西南边患。王继汐不知道也就算了,攻伐南汉国前对南汉形势做研判时,了解到原来越南原为中国之一部,就更决心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大王不可小觑呀,交趾本为南汉一部,后来吴氏反叛,先帝,哦,不是,南汉先主派兵征伐,终因山高水险,又失之于轻敌,结果大败而归,还折了一位皇子。”植廷晓面有难色,摇头道。

    “所以,本王亲自举全国之兵四十万,不平交趾誓不还师。”王继汐握拳道。

    “大王,三思呀。”南宫灏劝谏道:“交趾一隅之地,何劳大王率大军亲征,派一员上将即可。再说,四十万大军全部压向交趾一郡,这军资粮饷实在是个问题。湘西岭南山路陡峭,粮运不便,就靠着一条狭窄的灵渠沟通南北,要供养四十万大军实在不易呀。”

    植廷晓闻言默默点头,作为老将他素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当年南汉征伐交趾兵马也不为不多,君王也曾亲率大兵,终因粮草不济,只能分批而上,结果才导致大败。

    可王继汐却蛮不在乎地说道:“这你不用担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忘了,我们闽人是以海为田的。自先王开闽以来,就重视海运贸易,本王掌权以来,更是厉行港口海运,后来北方西征,所破州县,对于有条件的港口城市也多加瞩目。现如今,东南沿海各港口,海运昌达,完全可以用大海船将鱼米之乡的江南和闽浙粮米沿东南海岸线运到兴王府补给大军。哦,这个兴王府听着也别扭,还是改回广州。只是不知道植愿不愿意受罚,做本王这个充满危险的开路先锋,鹰扬将军。”

    “此话当真。我不过是一介降将,大王真的敢委以重任,授予一军兵权。不怕我反么?”植廷晓狐疑道。

    “信不信在我,敢不敢在你。”王继汐双目紧盯着对方。

    “既然如此。”植廷晓望着这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不再犹豫,抱拳说道:“末将谨遵王命。不知何日出发。”

    “很好!”王继汐会心地站起来说道:“现在就出发,不过出发前,我们要先去一趟广州。刘鋹毕竟是一国之君,本王总要以礼相待,亲自接见,也好安抚岭南人心。另外,最重要的是广州港,本王也要视察一番,粮船靠岸后,咱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进兵。本王听说广州港口十分繁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