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宗艳红指名道姓

加入书签


    教授见时间有余,便岔开话题,讲起了当下皇家菜的竞争。

    秘方竞争,是皇家菜竞争的最核心竞争。

    教授说道:“各位学员,在京城和长三角这两个皇家菜最成熟的市场,已经出现了专门经营秘方的中介机构,他们高价收购来自民间、高人手中的秘方,转手加价卖给名厨,类似于猎头公司。”

    有学员提问:“老师,市场行情如何?”

    教授笑了:“关于行情,我不是研究这方面的,知道的还真是不多。但在京城,今年上半年有个御厨后人,曾以80万元的价格,出售清朝宣统皇帝爱吃的一款菜的配方,我想皇家菜的市场行情,应该在这个价吧。”

    教授指了指第一排的四大少掌门:“长三角的行情,在座有四大门派的传人,他们比我了解得更多,你们愿意上台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苏淮河并未吭声。

    宗艳红早就挺身而起:“好的,我是研究烹饪理论的,对皇家菜市场行情也有涉及,算是略懂一二,就来卖弄卖开吧。”

    看得出,苏淮河并不热衷于追名,按道理,淮阳派身居四大门派之首,他最有资格来谈这些。

    而宗艳红,则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出风头的机会,“青年烹饪理论家”的帽子,她时刻扶正在自己头上。

    轻巧上台,教授把讲台让给她,自己出门去抽烟了。

    宗艳红上台就是吹:“说实话吧,这些猎头公司,跟我们四大门派都早有接触,我们祖传的几款皇家菜,对方都开出了高价,但大家想想,我们会卖吗?”

    “以我家为例,徽菜中的代表菜秘制乳鸽,曾有人开出一百万元高价,比教授刚才说的宣统皇帝的菜价格还高。经过我的研究,我认为皇家菜的市场行情,笼统地可以按时间顺序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清朝而后的皇家菜,由于年代较近,大约在五十万元左右,我认为刚才教授讲的80万元价格是偏高的。”

    “第二个阶段,是元明和清中期以前,应该在一百万元上下。第三阶段就是唐宋及以前,由于年代久远,秘方保存更为不易,所以它的价格更高,可以到两百万元以上。”

    郭小凡轻轻点了点头,嗯,你丫研究得还不错,跟小黑炭说的没差多少。如果你的研究是正确的,那么小黑炭把我宋朝的宫廷烩鱼羹归入150万元的第二阶段,明显就不厚道了。然而谁对谁错,还没个定论呢。

    宗艳红此时意味深长地盯了眼郭小凡,话锋一转: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长三角四大门派,苏师兄淮阳派的代表菜是什么?”

    众人一齐大呼:“松鼠桂鱼……”

    宗艳红点点头:“不错,松鼠桂鱼是苏省的传统名菜,在江南各地一直将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肴。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苏省就有‘松鼠鲤鱼’了,乾隆曾品尝过。后来将民间技法予以改进,便发展成了‘松鼠鳜鱼’”。

    大家见她话锋陡转,不知她想表达什么,但理论家么,通常迂回曲进,于是都侧耳细听。

    宗艳红:“苏师兄家的这道菜的秘方,属于第一阶段的清朝皇宫菜,平均的市场价在五十万元一道秘方。但前段时间,有猎头公司跟苏师兄家接触过,这道松鼠桂鱼,开了了八十万元的高价,证明苏师兄家的菜肴,被市场充分认可,是绝对正宗的宫廷御膳。”

    现场响起了一片惊叹,这确实是个很高的价格了。

    宗艳红:“在座诸位都有不少家传,但比苏师兄正宗的、能卖到80万元高价的秘方,我还闻所未闻。像刘师弟家藏的清中期一款皇宫秘方,上段时间猎头公司开出过60万元价格;张师弟清晚期的,好像是二十来万吧,其他还有一些,但都没达到苏师兄家的80万元高价。”

    此时,郭小凡的手机响了,是昨天给他电话的小黑炭,他依约已经来到教室外,问问郭大师有没有空细谈一下。

    郭小凡想了想,其实也没啥好谈的,两款皇家菜配方,他绝对不会卖,但那只普通的油爆大虾,就按昨天小黑炭说的30万元卖给他吧,这笔钱,正好替家里还清债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