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偶遇

加入书签


    跟着常瑞吃了这么几次,秦修也觉得,常瑞对吃的研究可以算得上老饕客,虽秦修也好吃,可无奈从小就净过苦日子了,能吃上口猪油炒青菜就算得上荤菜了。

    虽既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可却听过猪肉好吃。在望参门村时,有个出过远门的老头,秦修平常就喜欢蹲在门楼里听老头讲各地的好吃的了,有时听的不过瘾,还拿个干馒头啃这听。

    这可把吃货的种子深深地埋在秦修心里。所以秦修从第一次吃茂盛馆开始就对每一道菜的吃法味道开始关注起来。

    虽说秦修是东山人,可要说吃过真正的东山官府菜,茂盛馆算一次,其余的也就叫东山家常菜了。明清时期京城的主流菜品就是鲁菜,又因皇宫和官府吃的多又叫官府菜。

    所以,即使到了今天,鲁菜也是价格高昂,平民难以接触的菜品。

    来到东兴楼,可不得不点他家的芙蓉鸡片,有吃了这鸡片,此鸡没白死的美誉。还有九转大肠,汤爆散丹,香糟鱼片,酱爆鸡丁,最后又点了个奶汤蒲菜。

    “服务员,您这香糟鱼片还上不上了。”几个菜快吃完了,常瑞见一个菜还没上,于是烦躁的问道。

    不一会一个服务员跑过来,“几位先生,还真对不住,今天有特殊情况,咱家的香糟鱼片......”

    还没等服务员说完,一个穿着中山装,头发梳得整齐,带着金丝眼镜文绉绉的老人就走了过来。

    来的这人不是别人,而是大名鼎鼎的启功先生。当启功报上名字时,秦修和许道地虽不认识,可一见这做派也知不是平头百姓,立马恭敬起来。

    京城这地方可是卧虎藏龙的地方,即使一个买菜的小贩都说不定是哪个高官显贵在体验生活呢。

    一听是启功先生,常瑞虽没见过可听过他老人家的名号。而且他大伯求字时还被赶出来过,这就为什么上次秦修去时看到常家大伯正在练书法的原因。

    常瑞上前,恭敬的问了声好。

    原来启功先生最好的一口就是这香糟鱼片了,无奈今天最后一份让常瑞他们给点走了。要不是启功先生朋友明天就去国外了,临走之时就想吃一口东兴楼的香糟鱼片,要不然还真拉不下老脸来让别人割爱。

    常瑞一听二话没说,就把香糟鱼片给让了出去。还将启功给送了出去。

    没想到启功临走之时竟留给常瑞一个地址,说若有空可去找他,一定要赠一幅字给他。

    启功先生一走,没想到常瑞,激动的手都开始颤抖了。“启功先生竟然要给我题字!秦修我发了呀!”

    秦修和许道地也是被常瑞搞得一头雾水,秦修道:“这启功先生是个书法家?很有名的那种?”

    常瑞小心翼翼的收起纸条,“我家想写个牌匾,找老先生好几次了都被赶出来,说我家不够诚信,今天这狗屎运竟然让我给碰上了,你说我开不开心。”

    秦修也是满满的羡慕,这是该着这小子遇贵人啊。回头一句话却让秦修也跟着高兴起来。

    “光有纸条还不行,小修等去的时候我叫上你,就我家那群大老粗,根本不可能和启功先生呢过聊到一处去,我也算家里第一个大学生了,还是汉语言专业的肯定对先生胃口,说必定我家公司提名这事就给办了!”

    “真的?”常瑞这话令秦修十分的开心,这也算来到京城遇到的第一个文化人了,《太公》里一些生僻的古字,说实话秦修还真搞不懂,这也大大影响了秦修的理解与领悟。

    “那是当然,走今天高兴,我请你们喝鸡尾酒!”

    秦修和许道地被拉着出去后还一直想着鸡尾巴做的酒?

    这一段时间,秦修可是过得十分安稳,除了每天早上早起的练功外,秦修就是想着怎么勤工俭学了。没想到这一番寻找还真找到了组织,像秦修这样的学生在京大可是不少,有的比秦修还惨。他们这组织虽不属于学校承认的学生团体,可几届几届的传下来也是分工明确,井然有序。里面有几个人是专门跑腿联系客户的,小到学校食堂,大到饭店服务生接的活这是五花八样。谁有时间谁就去,呆了这么一段是假下来还真没遇到什么冲突的,和古代揭皇榜领任务似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