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今人叛族辱祖宗-第2/3页

加入书签


    楚海叹道:“绣儿,我心中实在是思绪乱如麻。李海龙与我杀父之仇,但他抗倭有功,我是否该杀他?冯天河、高东白,还有今日的李海龙。三人皆是先父弟子,但从他们那里听到的真相,却全不相同。我实在不知,谁说的是真,谁说的是假?亦或真真假假,全无真话?”

    正如楚海所说,蒋婉乃是有大略,而赵绣有小聪明。若是蒋婉在此,或许能剖析条理,堪破迷雾,推得出真相。但是赵绣蹙起秀眉,却想不出什么道理来。她上前一步,紧握楚海双手,安慰道:“仙翁在信中既然提到了这些个门派,想必是自有道理。我们一日得不出真相,便一日不停歇,把这些个门派一一寻遍了,总有一日会知晓答案。”

    赵绣的话并无什么道理,楚海却感觉十分受用。在她身旁,虽是依旧漂泊天涯,却有着难以言说的安心之感。

    二人携手走出客店,准备买马匹离开此地。走到街上,却见街上百姓奔走逃窜,丢筐弃担,狼狈之极。家家户户都回到屋中,紧闭门窗。

    楚海大惑不解,抓住一个在街上狂奔的汉子,问道:“发生了何事?为何你们全都逃去?”那汉子急道:“是倭寇!那伙儿倭寇又来了!嗨呀,你们别问了,赶紧跑吧!再不回屋里躲起来,就要没命了!”说完这句,便头也不回地跑走了。

    楚海心中奇怪,说道:“奇怪,绣儿,不是说海沙派与官兵联手抗敌,倭寇不敢来犯么?怎地听百姓之意,倭寇来犯绝不止一次?”

    赵绣眼尖,伸手指向街旁,喊道:“楚哥哥你看!家家户户门前都摆着一个大筐。”二人走上前去,发现这些大筐里摆放的尽是粮食、铜钱还有布匹。楚海皱眉道:“这是何意?”

    忽听镇子外面马蹄声响,一队人马往镇子里杀过来。只见这些人身材矮小,身穿特异的盔甲,腰间一长一短,别着两把武士刀,显然便是大明海防的大患倭寇。这伙人只有十余个,竟然便能劫掠一镇,无人阻挡,当真是嚣张之极。

    楚海暗自打量,东瀛的武士刀的确与自己手中的“月夜”和赵绣背上的“落雪”两把唐刀形状相似。素闻倭寇之名,却从未见过,不知这伙人武艺如何。

    只见这伙倭寇在镇子里横冲直撞,见到筐子里的东西喜欢的便一股脑地倒进包裹里,放在马背上,不喜欢时,一脚踹开门,叽里咕噜地大声喝骂,冲进屋中肆意劫掠。街上若还有未回家的,男的便一刀剁了,女的用绳索捆住,不知要带到哪里去。

    在大明地界上,这些倭寇如此肆意横行,楚海哪里忍得住?几次要从躲藏的地方起身上前,都被赵绣拦了下来,低声劝道:“倭寇不通中华语言文字,更不知地形方位,能来各处村镇劫掠,定是有奸细相助。暂且忍耐,瞧个明白,再出手不迟!”

    二人躲在一间空屋中,仔细地观察。虽然众倭寇皆说东瀛夷语,不好分辨,但马队里有一人神态谦卑,似乎是在低声下气地回答众倭的问题。赵绣指指这人,楚海也悄声道:“不错,这人似乎也负责带路。说不准他便是我们大明汉人,竟然投身去做了番邦的奴才!”

    马队正前行间,忽地见一家筐里只有几个馒头,空空荡荡的。一倭勃然大怒,一脚踹开屋门,从里面拽出一个妇人,一个小孩。这倭寇从腰间拔出长武士刀,高举过顶,作势欲劈。

    楚海再也忍不住,破窗而出,挥出一掌,打在倭寇手腕上。倭寇手腕剧痛,拿捏不住,武士刀“呛琅”一声落在地上。楚海站在街中间,拔出“月夜”,与一队倭寇对峙。

    赵绣也从屋中跃了出来,跑到母子身旁,柔声安慰,带她们先回屋去了。

    楚海向来是以拳脚和内力御敌,但见众倭武士刀锋锐无匹,不用刀剑恐怕讨不了好去,是以拔出了没怎么用过的“月夜”。这伙倭寇显是小股流寇,见了楚海几招刀法,齐齐地呼啸了几声,纵马疾驰,齐齐向镇外逃了出去。楚海纵身出去,从马上抓起了那个奸细,又随便抓了个倭寇,将他们摔下马来。剩余倭寇不敢停马,径自去了。楚海恐赵绣有失,不敢恋战,便即回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